亞特蘭大的邊緣人亞特蘭大的邊緣人
比弗利山莊,戴維斯莊園。
結束異常激烈的運動,又沖過澡后,馬丁、莉莉和伊麗莎白來到臥室的大陽臺上喝了一杯。
伊麗莎白刷著手機,看著上面關于少年派的新聞,有種特別熟悉的感覺,問道“我記得少年派是逃離德黑蘭的競爭對手,這些”
馬丁沒有否認的必要,說道“我也想風平浪靜,但其他劇組不愿意,非要搞競爭,我只能堂堂正正的迎戰。”
莉莉湊到伊麗莎白旁邊,看手機上的新聞,說道“打死他們啊”
伊麗莎白琢磨著說道“以前我讀書的時候,也想過做演員,那時覺得奧斯卡高大上,但這幾年我發現,每一屆奧斯卡的爭奪上,總會發生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莉莉接話道“大選比奧斯卡更加高大上,哪一次狗血都不少。”
她看向馬丁,問道“我發現了,從哈維韋恩斯坦開始,都喜歡用貶低競爭對手的手段。”
伊麗莎白點點頭“吹捧自己的同時,還要打壓對手。”
“其實這次與去年本質上沒有區別,核心還是比爛。”馬丁簡單的說了一下“一部電影作品,比如說去年的火星救援和今年的逃離德黑蘭,質量都不錯,但絕對做不到碾壓其他競爭對手,影片做到這種程度想要再提高自身,太難了。”
莉莉贊同“就像我的雕刻,從1到90不算難,但90以上每進一步,不止自己要有天賦,付出大量時間練習,還要資金上的巨額投入,難得要死。”
伊麗莎白故意沖莉莉翻了個白眼“你是在自夸嗎”
馬丁繼續剛才的話題“想要提高自身,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可能付出10,收獲都不到1。但貶低競爭對手,就容易太多了,尤其奧斯卡競爭上,投入低見效快。”
伊麗莎白抓住了關鍵點“只要對手比我們爛,我們就能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他們”
馬丁打了個響指“所以,我們一邊辟謠,一邊讓對手變得比我們更爛。”
用謊言去反駁對手翻出來的事實,也很有意思。
電影學院是一個很老很保守很緩慢的民間組織,其主要成員平均年齡超過60歲,做事按部就班,效率非常一般,講究以不變應萬變。
就像學院的門面奧斯卡一樣,每年收視率和影響力都在下降,學院在每一屆籌備前都聲稱會改革和創新,但等到奧斯卡頒獎典禮舉辦,所有人都會發現還是老一套。
郵件門在網絡和媒體上爆發,成為全互聯網熱搜,學院才慢吞吞的有了反應。
學院主席湯姆謝拉克接受了媒體的采訪,表示學院會徹查此事。
隨后,學院執行委員會的人聯系了拉爾夫和其他收到郵件的人,以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劇組。
如果事件沒有曝光,學院內部即便聽說了,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現在成了全美關注的熱門事件,還涉及到數十位學院成員,學院必須為自己的臉面考慮。
與此同時,無數人的目光轉向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劇組。
這部影片頓時成為眾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