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輿論好不容易等到新鮮有趣的新聞,哪能輕易放過。
北美擁有成熟的媒體市場,也不用事先商議,媒體自動分成了兩派。
其中一派替少年派劇組辯解。
“郵件匿名轉發,未必就是少年派劇組做的。”
另一派的媒體自動反駁。
“奧斯卡選票剛剛郵寄出,很多評委突然收到拉票郵件,絕對不是偶然與巧合,這些年奧斯卡公關力度越來越大,幾乎與獲獎畫上等號,在巨大的榮譽與利益面前,發送這樣的郵件很奇怪嗎”
支持派呼吁“少年派劇組表態,他們是無辜的”
反對派大聲疾呼“為了奧斯卡的公平公正,學院必須對少年派嚴懲”
輿論上,反對派占據了絕對上風,尤其影響力越來越大的推特、s和油管上面。
網上的吃瓜群眾才不管郵件是不是匿名,他們只知道這封郵件一旦沒有被披露,少年派劇組是最大的獲利者。
“必須將少年派逐出本屆奧斯卡”
“取消李安和這個劇組的評獎資格”
“評委們不該再給這部影片投票,他們過線了”
“如果少年派變成這一屆奧斯卡的贏家,我以后永遠抵制奧斯卡,一生黑”
“對,抵制”
“抵制1”
換成奧斯卡頂峰的年代,學院的老頭子能直接無視這些。
媒體和觀眾叫囂的再厲害,到了頒獎典禮舉辦的時候,還是要乖乖來看,獲獎電影即便鬧出巨大非議,隨后的錄像帶和dvd銷售,還有電視播放,仍然火到爆。
但如今的奧斯卡,早已不是穩居北美收視率前三的節目了。
學院無法忽視輿論。
少年派劇組同樣如此。
世紀城福克斯大廈。
制片人辦公室里,李安看著報紙上的報道,愁容滿面。
吉爾內特放下手機,說道”互聯網上的輿情,比傳統媒體激烈多了。”
李安抬起頭來,問道”能查到是誰在背后搞我們嗎”
“確切是誰無從查起。”吉爾內特已經讓人調查過了“無非就是我們在頒獎季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