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大宋朝堂被一股詭異的氣氛所籠罩,原本以為邕王繼位是大勢所趨,所有人都已經準備好擁立新君了,結果這邕王福薄,承受不起這潑天的富貴,居然在被冊立太子前一夜就被兗王干掉了。
而且兗王篡位也沒有成功,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趙宗全給撿了便宜。
當然,趙宗全其實也不是完全的路人宗室,他小時候是被送進宮里養過的,所以邕王才會幾次派殺手去追殺趙宗全。
只是后來官家有了兒子,就把趙宗全又送了回去,之所以把這潑天的富貴給趙宗全,或許也是出于彌補的心理吧。
但是對于官家的這個決定,有不少宗室表示不服,因為除開邕王跟兗王之外,比趙宗全血緣關系更近的宗室有的是,憑什么皇位我們就不能坐呢
于是,幾位大相公一商量,把皇后搬了出來,哦,不對,現在已經是太后了,讓太后垂簾聽政。
其實這也是當初官家跟幾位大相公商議好的事情,只不過當初是為了遏制邕王,不讓他亂來,現在卻是為了穩固朝政。
趙宗全也知道,自己是運氣好得了皇位,威望不足,需要太后的幾位大相公的幫助,于是也就答應了。
有了太后跟幾位大相公的支持,趙宗全也終于坐穩了皇位,那些宗室也不再鬧騰了,朝廷也恢復了穩定。
這其中最高興的就要數秦柳氏跟秦俊業了,原本以為邕王繼位后,肯定不會讓東昌侯府有好日子過,結果邕王居然死了
之前那些看衰跟東昌侯府斷絕來往的勛貴都傻眼了,這也行
不過在高興至于秦柳氏又有些郁悶,早知道是這樣,當初說什么都不讓秦浩去什么東瀛了,那個蠻荒之地,得受多少苦啊
就這樣,平靜的日子過了一年,趙宗全逐漸獲得了幾位大相公的認可,他也不甘于只是做一個高高在上的傀儡,于是想到了改革。
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不管從什么地方下手改革,都離不開一個字,那就是錢,大宋沒錢
說來也好笑,一向以富庶聞名的大宋居然沒錢了。
可現實就是這么殘酷,宋朝采取的是高薪養廉的策略,官員的福利待遇極高,同時也養了大量禁軍在汴京城周圍,整個宋朝大部分稅收都花在了這上面。
削減禁軍開支那些子說不定立馬給你來個嘩變,后果不堪設想。
削減官員福利呵呵,宋朝可是官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趙宗全要是敢這么做,估計他的皇位也就不保了。
“錢錢錢,上哪弄錢啊”趙宗全拿著國庫賬本直拍腦門。
趙宗全的兒子桓王趙英策也很是頭疼,他是最希望看到改革的,因為他比趙宗全的野心還要大,他想要收付燕云十六州,名垂青史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沒錢可不行。
就在此時,韓大相公忽然想起了秦浩,于是就對趙宗全說了當初官家的安排。
趙宗全眼珠一亮,又有些疑惑“扶桑真的有如此大儲量的銀礦”
韓大相公說道“扶桑的確有不少銀礦,史書記載歷代遣唐使來朝賀都會帶來大量金銀,只是我朝無人識得這些礦脈在何處,秦校尉曾經在殿試策問中寫到過,在一部古書上看到過相關記載,可以找到銀山礦脈,并且建議朝廷在扶桑建造冶煉廠,將銀兩運回大宋,解決錢荒。”
趙宗全連忙下令“快,去將當年殿試的文章找來,還有秦校尉給朝堂的奏折,一封都不許落下”
很快,殿試文章就被找了出來,奏章卻廢了一番功夫。
主要是最近這一年多的時間,朝廷發生了許多事情,又是兗王謀反,又是趙宗全繼位,朝廷上下都在忙著這些事情。
一個六品小官的奏折自然沒人會去關注,要不是所有奏章都需要留檔,估計趙宗全現在想找都找不到了。
等趙宗全看完秦浩的殿試策問,激動不已“好,好文章啊,除了扶桑銀礦之外,這提升鑄幣工藝也值得推行啊。”
韓大相公連忙勸戒“官家事關重大,還是需要謹慎行事。”
趙宗全有些無奈,正巧秦浩的奏章送來了,一共有四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