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三個月秦浩會寫一封奏章,讓來送物資的商隊帶回去。
趙宗全迫不及待的打開第一封奏章,上面簡單概括了秦浩最初發現石見銀山的經過,以及利用周圍大名招募礦工的過程。
第二封則是秦浩在礦區構建防御工事、冶煉廠的過程,雖然奏章篇幅有限,都是一筆帶過,趙宗全卻彷佛從文字中間看到了銀子散發的耀眼光芒。
第三封是秦浩利用跟各地大名跟藤原氏的矛盾,趁機削弱東瀛整體實力,以免他們覬覦銀山帶來的巨大利益,狗急跳墻。
趙宗全從字里行間彷佛聞到了濃厚的血腥味,不過他對東瀛人的死活并不關心,只要是能讓他拿到錢,他才不在乎秦浩在東瀛殺了多少人
第四封奏章,趙宗全拿起來不久,手就開始顫抖。
因為奏章上說,秦浩已經帶領一支船隊從東瀛返回,船上都是這一年來冶煉的白銀,一整支船隊的白銀
趙宗全迫切的想要知道,這支船隊有幾只船,都是什么樣的船,船上有多少白銀
然而,下面沒有了,秦浩的奏章里壓根沒有提及白銀的具體數量。
韓大相公見趙宗全面露不悅,于是解釋道“官家,秦校尉或許也是怕走漏了風聲,萬一有人打這批白銀的主意呢”
趙宗全心里一個激靈,這些白銀可都是他的如果被人劫走了,他還拿什么推行改革
“快,去把顧廷燁叫來”
趙宗全剛剛登基不久,手里真正掌握的兵權并不多,能夠完全信任的武將也就只有顧廷燁了。
沒多久,顧廷燁就來到皇宮。
趙宗全把情況跟顧廷燁說了一遍,又把奏折拿給顧廷燁看。
顧廷燁當看到秦浩挑唆藤原氏跟地方大名之間的關系,引發戰亂時,不由擊掌稱快“哈哈,不愧是子瀚,有謀略有手段,下手也狠”
趙宗全狐疑的看著顧廷燁“你跟秦校尉認識”
顧廷燁抱拳拱手笑道“官家,子瀚是下官表弟,且又是同窗好友,子瀚之才遠在下官之上。”
趙宗全不動聲色的點點頭,秦浩離開的時候就待了三百多人,外加五十名工匠,就能在海外站穩腳跟,要知道財錦動人心,那可是一整座銀山,受人覬覦是肯定的,秦浩僅憑這么點人就能保住銀山,謀略、武勇缺一不可。
再加上秦浩跟顧廷燁又是表兄弟,這么說來倒是自己人趙宗全想到這里,便對顧廷燁道。
“既如此,便由你帶兵接應秦校尉吧,切記,一定要將這批銀兩安全運抵汴京”
“諾”
另外一邊,明州港口,碼頭上工人正在忙碌的扛著各種物資往船艙運送。
忽然一位工人指著遠處的海岸線驚呼“好大的艦隊”
工人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都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
明州港口在宋朝算是比較發達的港口了,他們見過很多商船艦隊,但最多也就是四五艘超過三千料的大船,其他的都是一些一兩千料的小船。
而今天這支艦隊,卻全都是清一色五千料的大船,足有五六艘,最前面的一艘大船上還掛著大宋的旗幟,隨著海風烈烈作響。
此時,秦浩就在最前面的大船上,站在船頭望著不遠處的明州港口,不免有些感慨。
出海一年半時間,他終于回來了。
“一會兒靠了岸,立刻拉起警戒,不要讓陌生人靠近,也警告弟兄們,誰要是手腳不干凈,可別怪軍法無情”秦浩對身后的崔直叮囑道。
“諾。”崔直躬身行禮,便去傳達命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