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宋以來,這是第一位出現在大宋都城的遼國皇帝,而且還是被俘虜的。
耶律洪基臉色慘白,精神狀態不太好,倒不是受到了虐待,相反,押送他的軍官一路小心翼翼的伺候,生怕他死在半路上,到時候自己就不是有功而是有罪了。
主要是耶律洪基沒有坐過這么長時間的船,很不適應,特別是在海上那一段路,吐得稀里嘩啦,差點沒扛過來。
好在安全抵達了汴京,押送的官兵都能松口氣了。
“那就是耶律洪基看起來也不怎么樣嘛,還沒有官家威武呢。”
“耶律洪基,你可曾想過會有今日”
耶律洪基內心悲憤,這些賤民,如果是在以往,他會把圍觀的人統統殺光,可惜這里是大宋都城,他只是一屆階下囚,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有曾經在北地生活過的老百姓,對耶律洪基恨之入骨,沿途有官兵攔著過不去,他們就拿著爛菜葉、面粉團砸向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只能狼狽的用雙手護住臉,這一幕也讓汴京百姓哈哈大笑。
沒多久,皇城司的人來了,護住耶律洪基前往皇宮,這也算是趙宗全給遼國皇帝的尊重,同時也是為了維護皇帝的尊嚴,畢竟宋朝皇帝、遼國皇帝都是皇帝,如果打破了皇權天授的神秘感,很容易會引起他人的覬覦。
“遼國大王耶律洪基帶到”太監在殿外喊道。
趙宗全強行安耐住內心的激動,一揮衣袍“宣”
很快,耶律洪基就被帶了上來,此時的耶律洪基已經重新梳洗過了,除了臉色有些蒼白之外,精神面貌倒是煥然一新,看起來也有了那么幾分威武的氣勢。
趙宗全十分熱情的對耶律洪基道“哈哈,早就聽聞兄長器宇軒昂,如今一看果真如此。”
這話明顯帶著諷刺,耶律洪基嘴角抽了抽,卻也無可奈何,誰讓他如今是階下之囚呢。
“兄長既然來了汴京,便在這里住下吧,這汴京城風景宜人,相較遼國苦寒之地可舒服太多了,相信兄長一定會喜歡這里的,來人,送遼國大王先行休息。”趙宗全也不在乎耶律洪基的反應,此刻他內心的喜悅不足為外人道,大宋王朝多少代皇帝都沒有做到的事情,被他做到了。
古有李世民擒頡利可汗,今有他趙宗全擒遼國大王,嗯,完美
耶律洪基被押走后,趙宗全詢問身邊的韓大相公“前方戰事如何大軍何時返回大廟祭祀準備得如何了”
韓大相公也是滿臉喜色,如此大的功勞官家自然是要名載史冊的,他作為當朝宰輔,自然也能撈一個治世之能臣的評價。
“回陛下,桓王殿下的戰報中提到,如今遼國內亂,大軍已經兵分三路收復燕云十六州,怕是一時半刻無法回轉。”
趙宗全雖然心急想要完成太廟獻俘的儀式,但也知道此時是收復燕云十六州最好的機會,也只能耐心等待。
入秋之后,燕云十六州的天氣也變得寒冷起來,經過三個月的南征北戰,整個燕云之地已經盡數歸屬大宋,趙英策留下了部分將領進行防守,其余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返回汴京。
這一仗已經徹底將強盛的遼國打回原形,再加上內亂不斷,遼國已經不足為懼。
就在大軍行進到瀛洲時,忽然收到了韓大相公的密信,趙英策連夜將軍隊指揮權交給了秦浩,率領兩千輕騎徑直奔往汴京城。
至于原因趙英策沒有說明,不過秦浩也大致能夠猜到一些,能夠讓趙英策如此緊張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皇位。
此時的趙宗全已經時日無多,入秋之后他由于太過高興,一天跟群臣宴飲,結果在酒桌上,忽然一口鮮血噴了出來,之后就徹底陷入昏迷。
太醫束手無策,只能用人參吊住他的命。
等到趙英策趕回汴京城時,趙宗全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再度見到自己最得意的兒子,趙宗全用盡全身最后一絲力氣喊道“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