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俘兩個字還沒說出來,趙宗全就已經咽氣了,好在臨死前趙宗全已經下了遺詔,立趙英策為太子,趙英策登基名正言順。
還沒等秦浩跟顧廷燁率領大軍趕到汴京城,趙英策就在韓大相公等人的扶持下,登基繼承了皇位。
趙英策還特地為先皇定下了“宋世宗”的謚號,但是并沒有舉辦葬禮,他要等大軍回到汴京舉辦太廟獻俘儀式的時候,再將先皇靈位請入太廟,也算是完成先皇的遺愿了。
就在今年冬季的第一場雪下來時,秦浩跟顧廷燁終于趕回了汴京城,趙英策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十里相迎,汴京的百姓也不顧嚴寒自發在沿途迎接軍隊回家。
“微臣拜見官家。”秦浩等一眾將領翻身下馬行禮。
趙英策親自上前將眾人一一扶起來“諸位愛卿一路辛苦”
太廟門前,獻俘儀式開始,從遼國繳獲的戰馬、牛羊象征性的弄了幾只走了個過場,隨后便是從遼國貴族那里繳獲的奇珍異寶,足有好幾十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俘虜,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遼國皇帝耶律洪基,后面則是一干遼國貴族。
整個獻俘儀式莊重、威嚴,趙英策代表歷代宋朝皇帝“寬恕”了耶律洪基的罪過,并且“恩賜”他一座府邸,讓他得以在汴京城定居。
隨后便是慶功宴了,相較于獻俘儀式,慶功宴就完全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趙英策帶頭給一眾得勝歸來的武將敬酒,一旁韓大相公等人臉色不是很好,十分擔憂趙英策拔高武將的地位,不過此次武將的功勞實在是太大,理應享此殊榮,他們也只能默默看著流口水。
酒宴達到高潮時,趙英策宣布了對武將的封賞。
英國公的爵位品階已經是國公,封王無疑是害他,爵位上無可封賞,趙英策便賞賜了英國公許多奇珍異寶以及諸多田地,同時封英國公獨女為縣主。
顧廷燁晉升為寧國公,明蘭晉升二品誥命,剛剛學會走路的兒子已經是五品官,屬于出生就在羅馬了。
秦浩晉升為靖國公,余嫣然獲封一品誥命夫人,嵐姐兒也獲封嵐心縣主,銘哥兒也有了個游騎將軍的閑職。
崔直跟崔昊也因為功勛獲封伯爵,不過并不是開國伯,沒繼承一代都要降爵。
此外還有一些有功的將軍也獲得了爵位封賞,其中光是侯爵就有十三位,有五位獲封開國候。
一方面是收復燕云十六州功勛太大,不重賞會寒了武將的心,一方面則是趙英策剛剛登基,正是需要收買人心的時刻,自然不會吝嗇。
慶功宴結束的時候,秦浩是被抬回去的,一開始他本來是打算裝醉的,可惜被顧廷燁識破,只能硬著頭皮喝,結果喝著喝著就喝醉了。
再加上一路行軍勞頓,再度醒過來時,已經是兩天后的清晨,嵐姐兒見到秦浩睜開眼,驚喜的湊了過來。
“爹爹,你醒了呢。”
秦浩見閨女長高了不少,欣慰的將她抱起來“嵐姐兒,想爹爹沒有”
嵐姐兒拼命點頭“想呢,可想呢。”
“真乖。”
父女倆正說著貼心話,余嫣然從外面走了進來,嬌嗔的瞪了嵐姐兒一眼“不是說了讓你別打擾你父親休息嗎”
嵐姐兒委屈的努努嘴。
秦浩笑道“好了,我是自己醒的,不管嵐姐兒的事。”
“哼。”嵐姐兒傲嬌的皺了皺鼻子,一副你看,不是我吧,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