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曉娥下意識的點點頭,大嫂把手里紅包往她手上一塞,道“那就把我們的紅包也收著,老嫂是母,小叔是兒。我可是拿老幺當兒子在養,曉娥,你得收下。”
婁曉娥接過手就覺得不一樣,厚不少,她忙道“大嫂,這也太多了吧”
大嫂哈哈笑道“能有多多老娘不能壞了規矩,不然我也說她偏心。憑啥俺就給兩毛,新媳婦給五塊不過她不能壞規矩,我們當嫂子的就不講究這些了。
再說這錢對別人來說多,對你來說一點也不算啥。你看看你身上的衣服、皮鞋,我們干三年攢下的工分也買不起。所以別講究這些,就是我們當嫂子的心意。
不然沾了老幺那么多便宜,這個時候再不表示表示,就是我們當嫂子的不會做人了。”
其他幾個嫂子也都給紅包,婁曉娥一時作難,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沒和女眷同坐,一直搬著凳子在窗邊坐著的李桂開口道“曉娥啊,收上吧。她們是大的,該給。我聽說李坤考上了中專,禮拜天放假去找他叔,他叔忙的沒功夫理他,還是你帶著他去吃了烤鴨”
婁曉娥不好意思道“伯父,李坤是晚輩嘛。那天來找源子看病的人太多了,本來他周末是休息的,可那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好些從南城跑來看病的。那些病人家里都很窮,去不起醫院。源子沒法子,只能加班了。”
李桂笑道“應該的。他又問人家要面了沒有”
婁曉娥忙道“要面,是因為人太多了,實在看不過來。而且那些面他自己一口沒吃,都捐給烈士家屬和孤寡老人了。街道表揚了他好多次呢。如果病人實在太窮,診出脈象來太虛弱,那他不僅把面送還,有時候還貼補一些藥材。
源子說不能不收面,不然以后四合院大門都站不住了,都是人。不過他要面,大家也沒覺得不好,反正他的好名聲都傳到前門大街了。”
看著她驕傲的小模樣,李家人都笑了起來。
李源和幾個哥哥進了屋,李池他們就在外間八仙桌邊坐下了,一屋子弟媳婦,他們不會往里擠的。
李源倒沒這個忌諱,他最小,挑開門簾進屋后,看了眼婁曉娥臉上的笑容,也笑瞇瞇的笑了起來。
大嫂打趣道“看把老幺高興的,這可是真要娶媳婦了時間過的快啊,我生李坤那會兒,源子才五歲,看我給李坤喂奶,跑過來非要吃奶,老娘打也不行。我沒法子,就一邊喂一個。”
一屋子大笑聲中,李源撓了撓下巴,道“我說只要我在,李坤吃飯的時候總愛捂著碗護食,原來是防著我呢。這事兒我還真不記得了,光記得有五嫂,其他嫂子還有沒有”
七嫂比他才大三歲,但農村人也潑辣,瞪眼道“我倒是想喂,我讓你吃你敢不敢吃”
李源忙拱手認錯道“七嫂,您湊什么熱鬧啊我是說二嫂、三嫂她們大我十來歲的。”
二嫂風輕云淡笑呵呵道“我喂李堅的時候,你在一旁饞的嗦大拇指,我倒是舍得給你吃,可你二哥拿著棍把你打跑了。你要記恨,去找你二哥算賬吧。”
又是滿堂大笑,婁曉娥都覺得又羞又好笑。
李桂也笑罵道“從小屬他最孬。又饞又懶還愛哭,都說他是我們家的八姑娘。”
婁曉娥本來還繃得住,可聽到“八姑娘”一詞,就一下繃不住了,咯咯笑個不停。
這一傻笑,就笑出了農村人的氣質,和李家人的氣場一下就融合在了一起。
外間聽到動靜,李池跟老四、老六說道“這姑娘好,不端著,沒心眼兒,和老幺配。”
老六李洋樂道“大哥說的對,老幺全身上下都是心眼子,能算計,就得找個這樣樸實些的才能過日子。要不然日子該咋過說起來,這丫頭比老幺還像咱們家人。”
李池自己能說小的,卻不愿聽別人說李源,其他兄弟也不成,他皺眉道“老幺這么能算計,還不都是為了這個家你還當哥的”
李洋哭笑不得道“大哥,我這不是開玩笑么”
李池卻道“玩笑也不能開,老幺聽了心里能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