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岔開話題道“爸、大哥,這次回來是來接媽還有二嫂、三嫂、四嫂、五嫂、六嫂,連帶著孩子一起進城的。
我師父家里有一套二進院子空著,她送我用幾年,等她兒子結婚再還她,正好家里這兩年可以用得上。
不管哪個嫂子坐月子,都能上去養一養。
家里連灶臺都封死了,哪能坐得好月子”
聽他這么一說,李母嚇一跳,道“我們這么些人進城里像什么城里也沒大鍋飯,也沒糧食定量,多少糧食夠吃的”
李源微笑道“這個不用家里操心,我那邊想辦法,肯定都辦的妥妥的。這一年多別的事沒干成,就是四處摸索糧食,藏了一些。夠媽和幾個嫂子吃一陣安穩度過月子了,還不用動用藏在四合院地窖里的糧食。
二哥他們打了那么多野物我都存了起來,在這邊也沒法煮,進城里就可以方便吃了。
小孩就第一年長的最快,這一年把底子打結實了,往后也好養些。
嫂子們也是,靠從大隊食堂帶一些粗糧窩頭回來,那咋能坐好月子
還得奶孩子,時間長了身體就垮了。
我是這樣想的,咱們這一大家子,不管老少,一個都不能少。
而且如果明年能風調雨順,也就熬過去了”
李母都掉淚了,對李桂道“老幺和曉娥商量了,他們先不要孩子,先把家里這些孩子拉扯大了再說。”
此話一出,滿屋子人都動容的看著笑吟吟的李源和婁曉娥,紅了眼圈的不在少數。
三個挺著好大肚子的嫂子更是拉著婁曉娥,眼淚嘩嘩的落。
李桂眉頭緊皺,看著自己小兒子,盯了好一陣后,才道了句“你不要逞能”
老大李池也不是很同意,沉聲道“你是老小,打小身體又不好,過好你自己的日子,別讓我們操心就行。現在誰家生孩子不是在家里坐月子你自己生你自己的,閑操什么心”
他知道自己老子的心結,李源十五歲那一場大病,找來的大夫就說打小虧空了身體,熬不過去了。
沒想到還是熬了過來,可打那以后,李桂這個當父親的,就一直想讓李源早點結婚,留個血脈,也能沖一沖
只是當著那么多大兒媳婦的面,做老子的也不好過于偏袒小兒子,只能他這個當大哥的來說。
大嫂哈哈笑著對幾個妯娌,尤其是對婁曉娥笑道“你大哥比咱爹還疼老幺有時候我都吃醋,對李坤也沒這么好啊。”
幾個嫂子也都笑了起來,但她們不好說大伯哥什么。
李源心里其實也是為難,真要遇到一群上桿子往上爬吸血的親戚反倒好辦了,他有的是法子收拾,然后順勢擺脫。
偏偏李家家風正,分明是農民家庭,那么多口子人,居然一點不亂
簡直沒有道理。
越是這樣,他反倒還有些壓力了
漸漸的,也開始當成真正的親人來思考。
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家庭氛圍,確實容易讓人心生感動
李源笑瞇瞇道“大哥也說了嘛,我身體不大好,所以才想把這么多侄子侄女們都拉扯起來,等過個十年二十年的,李坤他們都成長起來了,二三十個親侄兒里頭,總有幾個孝順我這八叔的吧我也能早點退休,好好修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