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京陵市這十幾年經濟高速發展,市中心向西偏移,原來的東區市中心逐漸淪為老城區。
逼仄的街道和冗長的古巷交替穿插。
梧桐蒼柏,日落暮沉,整個城區都籠罩在一片青灰色之中。
李越來到老城區時,已是兩天后的傍晚。
小靈種還在沉睡,怎么喚也喚不醒。
這兩天里,李越去到城市許多地方。
他感受了人們異樣的目光。
也見識了無數前所未有的新奇事物。
可卻一直沒有發現他想要尋找到的鬼怪蹤跡。
看來從八十多年前開始,系統宿主們和世俗掌權者就已經著手對裂變現象進行掩蓋。
并且逐步整理出一套完善的機制和體系,在世俗和暗界之間,建立了一座牢固的壁壘。
以至于靈氣與鬼怪的復蘇,系統與異人的誕生,都沒能在普通人的世界中留下太多痕跡。
不過李越知道,這是因為裂變一直在積蓄之中,尚未真正開始爆發。
等它爆發那日,再想要進行掩蓋,除非,能進行一次全國范圍的記憶大清洗。
就像他在唐朝時做的那樣。
此時,在李越前方不遠處,是一排沿街商鋪。
街面上幾乎沒什么人,各家商鋪也是門可羅雀。
拐角處那間商鋪占地雖然不大,相比較而言,卻是最有生氣的。
“在這里。”
李越看了眼商鋪門牌上“當”字,大步走去。
兩天來,他徒步穿越大半座城市,一直在尋找這樣的當鋪。
“新鮮出爐的燒餅哦,小伙子,來兩個嗎?”
不遠處,有個流動燒餅攤子,穿著樸素的老太太向李越招呼道。
看到李越一身古人的打扮,老太太眼神奇怪。
李越目光落向燒餅攤,暗自咽了口口水。
大唐時候,主食很多,餅類卻占據大部分。
蒸餅、煎餅、胡餅、截餅、燒餅、湯餅等等,種類繁多。
上至皇親貴胄,下至庶民百姓,無不喜好,李越也不例外。
最主要的是,和林曼青分別后到現在他還沒進過食。
看出李越心動,老太太愈發熱情。
“無需。”李越道。
老太太愣了愣,仿佛明白了什么,笑著抄起兩只燒餅,走向李越。
她的腿有些不好使,走得很慢。
“送你的,先墊墊饑。賣完這最后一爐,我也收攤了。”老婦人不由分說,把燒餅塞到李越懷里。
“把錢花光又不好意思和父母要了吧?孩子啊,大人掙錢都不容易,以后少玩點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了。”
老太太瞅了瞅李越的古裝,笑著道。
她想說的是cospy,卻不會形容。
李越本想拒絕,目光落向一臉溫柔善意的老太太,心中一動,微微點頭。
[來自黎小翠的善意+20,善意值20]
李越走進當鋪。
當鋪里分成兩塊區域,一塊是玻璃窗柜臺,另一塊是玻璃隔間。
玻璃窗柜臺后,兩名伙計噼里啪啦打著計算器。
透過玻璃窗,能看到一些被典當的物品。
有電視機、電冰箱、摩托車等現代用品。
也有一些上了年歲的物件,如舊滬都時代的老式唱片機,里面正放著舊滬都的歌曲。
而在另一邊的透明玻璃隔間中,則擺放著文玩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