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8:25,正在開演唱會的柳智音在表演間隙喝水的時候,現場屏幕上忽然放出了《草上飛》的直播畫面。
她現場拉著上萬名歌迷看了半分鐘的《草上飛》,笑著說:“我的好朋友李治百新劇開播了,看個半分鐘的,還不錯啊。”
熱搜再次引爆。
……
各種話題輪番上陣。
《草上飛》的實時收視率穩定在1.2%,而《十七層:重啟》,實時收視率則在1.3%左右徘徊。
雙方咬得太膠著。
當然,這只是第一集,這才剛開始。
兩部劇一集都是一個小時的體量,分三次播完,中間有兩次廣告時間。
第一集播完,網上已經被李治百的粉絲和陳品河的粉絲吵得烏煙瘴氣。
陳品河的粉絲罵陸嚴河為了宣傳、無所不用其極,最后收視率還是干不過陳品河。
陸嚴河的粉絲罵陳品河老大一張臉,把《十七層》這么大個前人打下的ip江山,歸到自己身上。
現在鮮有電視劇能打得這么熱鬧了。
降本增效,“打架”的錢都少了很多。
但是,頭部大劇畢竟還是頭部大劇。
熱鬧非凡,狗都想去看一眼熱鬧。
-
《草上飛》除了李治百,用的全是清一色的實力派,以及不知名的、通過試鏡選拔而來的演員。
強勢的李治百,沒有讓一個關系戶擠進這部劇。
這也讓這部劇一開始的壓力很大。
沒有大ip,沒有全明星陣容,全靠李治百一個人單扛。
而《十七層:重啟》,除了陳品河,配角都是知名明星,演員陣容華麗。
電視臺播完以后,當天晚上零點,兩部劇分別在栗子視頻和北極光視頻上線。
兩部劇,一部8廣開局,一部5廣開局。
《草上飛》是5廣,其中3廣是他的代言品牌。
從商務情況就能看出來,市場對于《十七層:重啟》還是更為看好的。畢竟前有三部成績穩定在年度前三的基本盤,衍生劇又是陳品河領銜主演,ip、明星、話題無一不缺。
現在的影視劇市場,還是以“明星”為第一賣點。
沒有明星,項目就過不了會,開不了機——這也不是平臺本身的問題,從平臺的盈利模式來說,商務、廣告的選擇性,是他們繞不開的標準。
盈利點一旦前置,前置的衡量標準就成了制作標準。
這是平臺無法避免的商業策略之一——就像海外流媒體,雖然賺的不是廣告費,而是會員費,但他們也會根據后臺數據顯示,會員更喜歡看哪個明星的臉,從而在后面的項目中,傾向于用這個明星,又或者是從數據模型來看,會員更喜歡哪個元素、類型,就把這樣的元素、類型用到其他的項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