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也一樣做出大量的爛戲。
沒差。
所有用數據來做內容的,到目前為止,沒見到成功的。
當然了,資本家們仍然樂此不疲地去嘗試這條路,因為一旦嘗試成功了,就一勞永逸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就不用負擔了。
-
扯遠了,回來。
《草上飛》跟《十七層:重啟》的戰斗,并沒有因為第一天的首播就結束。
在這之后,李治百和陳品河領銜的主創團,紛紛在國內宣傳暫告一段落以后,飛向國外。
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越南……
《草上飛》靠李治百在亞洲的超高人氣,《十七層:重啟》靠這個大ip的影響力,被海外各國發行方力邀,去當地出席宣傳活動。
這對國內來說,也是宣傳反哺,在這種情況下,當然也是好事。
而在這個時候,靈河的另一個策略開始發力——
《草上飛》聯合一家服裝品牌,推出了《草上飛》聯名t恤,在亞洲所有門店上線。
《年輕的日子》播出的最新一期,所有嘉賓都在其中一個環節,穿上了《草上飛》的聯名t恤,爭奪李治百的選擇。這是游戲設置。然而,在這部劇和《年輕的日子》兩個大ip的推動下,這件價格129元的聯名t恤,在中國市場,首日銷售額就突破了2000萬。
簡而言之,賣爆。
-
前面說過了,怎么證明一部劇爆了
現在不是一個播放量很透明也很有公信力的時代。
平臺內部的數據值更是越來越水、含金量越來越低。
所以,對于業內業外,都需要更多的參考標準。
比如是不是有新人爆出來——就像《夏夜別墅驚魂》,票房雖然破億,跟那些十億+的電影比起來還是遜色不少,但沒有人會說它不爆,一方面是王靜知名度大漲,另一方面則是新人鄒軒橫空出世,成了女孩們新一代的男朋友。
而《草上飛》跟《十七層:重啟》比廣告,數量雖然稍遜一籌,但后者仰仗大ip前作的影響力,而前者,一部原創劇集,光是聯名t恤首日上線,中國市場就賣出2000萬銷售額,這是實打實的錢。
誰敢說不爆
《十七層:重啟》難道不能做嗎
當然可以。
但他們不像靈河,已經把衍生這個模式玩熟了,能提前就想到,并跟服裝品牌談好,提前設計、打版,將足夠滿足市場需要的t恤做出來,滿足10月4日在所有門店上線的可能——
《十七層:重啟》看到這一幕,想要“依葫蘆畫瓢”的時候,已經來不及,等他們的聯名t恤做出來的時候,劇都已經播完了。
其實,這也是因為李治百主演,才敢做這樣的品牌聯名。
要是賣不出去的話,這么多的庫存積壓在手里,賠都賠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