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河。”
忽然有人來跟他打招呼。
陸嚴河抬起頭看去。
竟然是于孟令。
“孟令姐。”陸嚴河露出驚喜的笑容。
“你這是去哪”于孟令先問了一句,隨后又緊跟著問,“你旁邊有人嗎”
“沒有,你坐。”
于孟令坐下來。
“我去美國,有一個代言品牌的工作。”于孟令說,“你是去拍戲嗎”
“對,要拍《黑衣人》了。”
“啊,這部電影!”于孟令笑了起來,“大制作。”
陸嚴河點頭。
他問:“孟令姐,你去工作幾天如果有空的話,來劇組看看”
于孟令問:“你們劇組在哪拍”
“最近這段時間就在紐約拍。”陸嚴河說,“先拍一些紐約的外景。”
“好。”于孟令點頭,“那太棒了,我的工作就在紐約,很方便。”
陸嚴河笑,“到時候如果可以,來幫我們客串一個角色怎么樣”
于孟令毫不遲疑地說行。
“孟令姐后面拍什么定了嗎”
“正在看劇本,還沒有。”于孟令搖搖頭,“我也想休息一會兒,之前在西圖爾太累了,四月又要上映,很多宣傳工作,至少等到下半年再考慮接新戲吧,現在狀態不夠好。”
陸嚴河點點頭。
于孟令的產量確實一直很低。
而且,于孟令接的戲,幾乎全部都是藝術片,沒有演過類型電影,更不用說商業片了。
這幾年,于孟令接過的最商業的戲,還是劇版《胭脂扣》。
但嚴格來說,《胭脂扣》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商業題材片子。
陸嚴河還是挺羨慕于孟令這樣堅持自己藝術審美的做法的。
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容易受到誘惑、也容易因為種種相關利益而動搖的行業。
可以說,演藝圈是把貧富差距、階級差距完全擺在臺面上的一個行業圈子。
在演藝圈,片酬千萬、百萬的演員身邊就是拿著三千塊錢月薪的助理。
走到任何地方被吹捧、關照、甚至被制片人和導演點頭哈腰的當紅演員身邊,可能就是在家摳腳半年才接到一個小角色的小演員。
這是一個魚龍混雜的環境,這么說一點兒不為過。巨大的暴光、無處不在的關注、隨處都存在的差別對待、起起伏伏的事業、朝不保夕的熱度……真要在這樣的環境下去保持一顆初心,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難度之大,經歷過誘惑與挫折的人,都能明白。
于孟令不是什么清貧的女演員,可她守得住自己的心,這一點就很難得。
恰恰陸嚴河知道這有多難得。
于孟令毫不猶豫,答應來客串《黑衣人》,這是她對陸嚴河信任,也是她并沒有真正把這一次客串當做一次表演。如果真讓她來演《黑衣人》的女主角——如果有女主角的話,她還未必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