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
方組長實在不想讓韓渝走,可人家老總點名讓韓渝回去參與事故調查,確切地說是想讓韓渝這個“地頭蛇”回去幫著收集對中海有利的證據,現在只能讓韓渝回去。
畢竟你要在人家公司組建兩個預備役運輸團,人家公司的貨輪出了事故你不能不幫忙。
俞副司令一樣不想讓“小師弟”回去,但考慮到與中海的關系只能同意,走過來補充道“幸虧濱江海事局反應迅速,接到求援之后立即征調大功率拖輪救援,連夜把船員轉移到救援船上,把中海的貨輪拖到淺灘坐淺。”
“損失大不大”
“雖然采取了一切能采取的救援措施,但中海的貨輪最終還是傾覆了。從受損程度上看就算打撈上來能維修,包括所裝載的一萬八千多噸煤炭在內,經濟損失不低于五千萬人民幣。”
“韓國的貨輪呢”
“韓國的貨輪受損不是很嚴重,但據中海的同志在電話里說,他們貨輪撞上韓國貨輪時,韓國貨輪的船艏把他們的貨輪船體撞出一個大豁口。他們的船員擔心貨輪進水沉沒,多次要求韓國貨輪不要脫離,但韓國貨輪依然強行脫離了,直接導致他們的貨輪最終傾覆。”
“兩船錨泊時相距多遠”
“08海里。”
“相距這么遠都能撞上,他們在錨泊時難道沒安排船員值班”
“我也認為他們應該負主要責任,但據我所知按現行的水上交通法規,韓國貨輪上一樣要安排船員值班,發現中海貨輪走錨應該及時采取避讓措施。而且撞上之后不能輕易脫離,就這么脫離就相當于讓江水涌進中海貨輪的貨艙。”
只要出了交通事故,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具體到方組長和俞副司令說的這起水上交通事故,韓國貨輪很顯然遭受了無妄之災。
韓渝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苦笑著問“這起交通事故由哪個單位負責調查”
俞副司令猶豫了一下說“濱江海事局。”
“我愛人是濱江海事局的船檢科長,我回去合適嗎再說我就算趕回去,又能以什么身份參與調查”
“馮參謀長說你好像是濱江海事局的什么顧問。”
“俞副司令,你不說我都忘了,我確實客串過一次濱江海事局的sc檢查顧問,不過這是交通事故調查,不是檢查船舶存不存在缺陷。”
中海非讓“小師弟”回去,擺明了是想讓“小師弟”幫著拉偏架。
俞副司令覺得這確實為難“小師弟”了,正不知道該怎么往下說,方組長冷不丁來了句“咸魚,現在還有個問題,兩條貨輪相撞,中海貨輪上的一萬八千多噸煤炭沉沒了,韓國貨輪上裝載的兩千多噸甲苯也不知道有沒有泄漏,可以說已經對長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當務之急是要采取措施把污染控制在最小程度。”
俞副司令緩過神,連忙道“你是濱江水師提督,正在被污染的是你的江段,采取補救措施的工作離不開你。”
生怕咸魚不幫忙,方組長意味深長地說“回去之后怎么調查和調查出什么結果是一回事,但你回不回去則是另一回事。”
“方組長說得對,你只要回去就能體現你對中海的事是關心的,回去本身就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