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兩個多月差,分局按長航公安局領導要求給韓渝放了一星期假。
韓渝卻顧不上休息,第二天一早,跟海軍干休所方政委一起驅車趕到軍分區,向王司令和陳政委匯報工作。
“你們打算研究怎么救援潛艇”王司令搞清楚來龍去脈,頓時大吃一驚。
“我們是防救船大隊,本來就是專業從事艦艇和人員救援的。”
韓渝深吸口氣,補充道“艦隊首長和東海基地首長很重視很支持,他們認為我們濱江經濟建設搞得好,船舶修造業比較發達,無論在經濟實力上還是在技術力量上都具備一定基礎,再加上我們濱江在預備役部隊建設上擁有豐富經驗,甚至取得了不少成績,對我們能否成功有信心。”
一開口就是濱江經濟建設搞得好,說白了就是讓濱江出錢唄
市委市政府對預備役部隊建設是很重視,不然當年也不可能給濱江預備役團撥一千萬經費。
但搞潛艇救援跟搞科研差不多,且不說市里能不能再撥一千萬,就算市里真愿意給這么多經費,這些經費花下去也可能打水漂,畢竟誰也不敢拍著胸脯保證能成功。
王司令員不敢也沒實力答應,一樣不能明確反對,干脆拿起手邊的紅色保密電話,當著韓渝和方政委的面向陸書記匯報。
陸書記聽說韓渝回來了,當即讓王司令和韓渝一起去市委。
等二人匆匆趕到陸書記辦公室,秦副市長也到了,韓渝就這么坐在陸書記辦公桌前向三位領導匯報起工作。
“之所以想到朝這個方向發展,主要是俄羅斯海軍庫爾斯克號潛艇失事太讓人震驚了。那是一艘號稱“永不沉沒”的核潛艇,可說出事就出事了,艇上一百多名官兵全部遇難。”
韓渝頓了頓,凝重地說“俄羅斯官方雖然遮遮掩掩直到前幾天才宣布潛艇失事,但國際社會從收到潛艇失事的消息那天就很關注。據可靠消息,俄羅斯的救援堪稱一波三折。”
陸書記好奇地問“怎么個一波三折”
“發現庫爾斯克號失聯后,俄軍派出一架伊爾38反潛機去失聯海域搜尋,找了整整三個小時,什么都沒發現。緊接著,又派出了更多飛機,但依然一無所獲。”
韓渝回想了下出訪時歐美國家外交官說過的話,以及在艦隊司令部獲得的消息,繼續道“當時,美國已根據地震信號和相關情報,推斷出了庫爾斯克已經沉沒。向俄羅斯表示愿意救援設備,但俄羅斯方面拒絕了,說救援工作正在實施,而且非常順利。
第二晚上10點半,俄海軍北方艦隊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停止演習,派出大約20艘船只和3000名水手,全力進行搜救,結果也是徒勞。
再后來終于鎖定失事潛艇的位置,等緊急抽調的救援船趕到事發海域整整用了8個小時。由于救援船是艘老舊船舶,到了事發海域因為風高浪急無法展開救援。
直到第二天早上7點,才放下兩艘救援艇先后幾次下水,可兩艘救援艇太小,無法在風高浪急的北冰洋救援作業,要么與庫爾斯克號發生碰撞,要么電池沒電,甚至有一次還丟失了坐標,最終都不得不鎩羽而歸。”
陸書記下意識問“救援艇”
“不是救生艇,也不是沖鋒舟,而是一種小潛艇。”韓渝打開公文包,取出一張早上在軍分區打印的圖片。
陸書記接過看了看,問道“你們想自主研制這種小潛艇”
“我們沒這個技術實力,也沒那么多經費。”
“那你們是怎么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