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戰皇沒有留手。
雖然不清楚陸淵的實力。
但他清楚陸淵的身份和立場。
嚴格意義上說,王不見王,在大千世界也是通用的,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這種說法又之所以被大千世界認同,根本原因建立在大千世界錯綜復雜的各方勢力上,無奈的權衡之計。
王。
在大千世界的定義中。
是一個勢力中的最強者。
也是一個勢力的王炸。
在王炸沒下場之前,任何勢力之間的斗爭都會遵守基本游戲規則,換句話說,就是架,拼的更多的也還是操作的藝術。
包括對各種時機的把握。
畢竟,在這種斗爭中,經常會發生不可控的因素。
可以說,王不見王之中的這個王,就是兜底用的。
確保失敗了之后可以東山再起。
當然。
王不見王的前提是雙方量級相同。
比如說洛神族和血神族。
為什么血靈子要把血河這位下位地至尊安排在北方的防線上,確保洛天神萬一南下的話,自己能及時收到消息,而后,迅速的做出反應?
因為王若見王,必然有一死。
要么是洛天神死。
要么是血靈子本人死。
要么是兩人同時死,其中一人拖著另一人一起走。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極端情況發生。
在面對層次相同的對手時。
大家都會默契的遵守這個游戲規則。
同理。
只要遵守這個游戲規則,大家就都會明白對方的意思,換句話說,在洛天神不露臉的這個階段里,血靈子是不敢真的把洛神族覆滅的,因為他也害怕洛天神真的被逼急眼了,放著老家不要,后半輩子打游擊戰,也要把血神族打垮,雖然一個失去了家族的上位地至尊不算什么,但地至尊的壽命往往長達幾十萬年,這要是打起來,血神族起碼要遭受幾十萬年的襲殺,這種選擇無疑是不可取的,因為后患無窮,而如果洛天神選擇露面了,什么都不用說,血靈子和血神族就會明白,洛天神和洛神族已經進入了搏命的狀態,要么生,要么死,選擇權反而被交還給了血靈子。
換句話說,看看血靈子到底還愿不愿意帶著血神族打下去,和抱著必死信念的洛神族打下去。
這是一個風險極大的選擇。
一但選擇不好,哪怕戰勝洛神族,也會被骨神族和力神族摘了桃子,畢竟,骨神族和力神族也有嫡女在西天戰皇的身邊充當姬妾,血神族嫡女的那點小手段,包括她能動用的那點大義名分,壓制一下沒有嫡女在西天戰皇身邊充當姬妾的洛神族,勉勉強強也就算了,面對骨神族和力神族,這點手段根本不好使。
所以,在非必要情況下。
血神族是不愿意跟洛神族玩自爆的。
因此,無關實力高低。
哪怕不是為了遵守游戲規則,而只是為了確保自身不遭受太大的損失,血神族也會按照游戲規則行事,見好就收,不和洛神族產生正面沖突,換句話說,也就是主動的退讓了一步。
當然。
這一招也不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