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師傅告訴他:“區政府辦公室主任親自來看的,他對我們的樣式、質量非常滿意,只提了一個要求,就是要我們抓緊時間盡快交貨。”
奮強也想到了這個問題,按照目前的生產能力和速度,要完成區政府簽訂的幾百套實木沙發數量難度太大了,至少要一年的時間,當務之急就是馬上購買木工機械,增加機器設備,同時,招兵買馬擴大生產能力。
他立刻委托趙師傅和小師妹去購買機器。
這時,楊秀蕓打電話過來告訴他的,奮強家具廠目前還沒有名氣,必須靠對外宣傳,開業典禮是必須的,在宣傳方面不要怕花錢。
奮強真的搞不懂楊秀蕓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有時為了她商業的利益,一分錢都不會讓他……但你說她小氣吧,秀蕓又花了3萬元給他買手機,還幫他解決債務墊付了6萬多,加上2萬元租場地費,前后為他花了近12萬元,從不向他索要回來。不過,當初秀蕓曾口頭承諾過,把表姐介紹給她到內地投資,待J區的項目開發成功后,項目所得利潤與他五五分成,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她卻閉口只字不提,沒有兌現,顯得她十分吝嗇。好在,奮強從不計較,在秀蕓面前從未提這件事,這也是秀蕓喜歡他的地方。他們從相認到現在,雙方都沒有明確表態到底愛不愛對方,能不能走到一起,卻又互相關心著對方。但在涉及到生意與愛的決策時,秀蕓首先考慮的是生意,在商人的眼睛里錢的分量要比其他都重要。
-
事實上,秀蕓很愛奮強,但她更愛錢,能夠每天都有錢賺,是她人生的最大樂趣。
也許,楊秀蕓是因為以前家里窮怕了——她從小在老區的窮山溝長大的,到讀書的時候才隨父親來到城市,母親是一個千千萬萬個農村婦女中的典型代表,勤勞、節儉,一分錢都能掰著兩分錢花。她最清楚記得——她剛從農村到城里讀書時,她的母親沒有像城里的小孩那樣背的都是在商場里購買漂亮的小書包,她的書包是母親親自縫制的土帆布包,在學校里讀書時,常被同學嘲笑;別的同學上學早上吃的都是街上賣的食品,她的是母親做的窩窩頭;她從小學到初中身上穿的衣服從未到商店購買過,是母親一針一線縫制的……每次,她委屈地從學校回來,嚷著不穿母親縫制的衣服要母親到商店里買新的時,母親總是笑著對女兒說:
“蕓兒,我們家里窮,不能與人家相比,全家只有你爹一人工作,能省就省吧。”
于是,秀蕓從小就發誓,長大后一定要干一番大事業,要拼命地賺很多很多的錢,絕不能讓人家瞧不起自己。所以,秀蕓做事從來不會吃虧,不賺錢的事她從來不會干的。她在奮強身上花的區區10萬元,這是奮強幫助她聯系香港表姐讓她賺了許多錢后,所付給他的酬勞而已。
秀蕓最后悔的是第一次看走了眼,把天園家私商場轉讓給奮強,要不然現在按照她的設想,天園家私商場的規模不止現在這個模樣,她所創造的利潤也不止這些,也不會顯得手頭緊張,拿不出錢來繼續開發天園家私商場第三期工程。她這一段時間非常關心奮強,就是想奮強將精品家私商場租金拿出錢來繼續開發天園商場。
于是,這幾天奮強聽她的建議,開始籌備奮強家具廠的開業典禮,秀蕓也參與其中,為其忙上忙下,為的是讓奮強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