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也很喜歡讀書,很喜歡學習。”
“每一次考試,都是年級前十,但是每次回家,迎接我的不是爸媽的夸獎,而是責備的眼神。”
“每一次,他們都要訓斥我一晚上,問我為什么沒有考到第一,為什么總是差一點點。”
“是不是在學校沒有認真學習,在學校是不是偷懶了為什么比叔叔阿姨家的孩子差。”
“我真的好難受,真的”
“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我只是想要得到他們的夸獎而已。”
“為什么他們總是對我這么冷漠,這么質疑我的努力。”
“我越來越厭倦學習,我討厭學習,我討厭看書”
“只有在游戲之中,我才能找到自我,才能躲避他們的責罵”
說到最后,他已經淚流滿面,聲音嘶啞。
到了這一步,他依然不怨恨自己的父母,他只恨學習,恨學習剝奪了自己的家人對自己的愛。
他也不是沒有跟父母談過。
但是父母的回答,只有訓斥。
“借口還不是怪你自己不努力”
“難道別的孩子,就比你多一個腦子嗎我看是你沒有用心學習。”
“王叔叔家的孩子,不也考了年級第一,你真的是丟你爸媽的臉,丟死人了”
聽到這些話,他失去和父母再次溝通的勇氣,再父母面前,也越來越沉默,
曾經的驕傲少年。
逐漸埋下了頭顱。
開始看,玩兒起了游戲,在游戲的世界中,麻醉自己,不去想痛苦的事。
他的成績,也開始一落千丈。
從曾經的年級前十,掉到年級前五十,再到年級前一百,再到兩百名開外
而父母。
沒有尋找問題的根源,而是一次次打罵他,把他的手機摔碎,罵他只知道玩兒游戲,丟全家人的臉。
他已經無所謂了。
身體的疼痛,和心中的疼痛相比,不值一提。
但午夜夢回之時。
他也會回想曾經那個,熱愛學習,對未來充滿希望的陽光少年。
他不明白,為什么父母不理解自己。
所以,當周楊在臺上,說出那些話之后,會引發他心中的共鳴,讓他情緒崩潰。
聽完他的故事。
場上很多學生,心有戚戚,仿佛看見了自己,眼眶也紅了起來。
很多脆弱的女生,已經淚流滿面。
與此同時。
直播的觀眾們,也非常難受。
“這個弟弟,讓我看見了當年自己的影子,嗎的,心好疼”
“我也是好難受,我從小就是學霸,但我的父母一定要讓我考北大清華,我真的考不上呀,我有什么辦法”
“為什么我們這么喜歡玩兒游戲還不是因為父母壓制得太狠了,所以出現了報復性反彈。”
“對呀,我當年天天逃學去網吧上網,可后來上了大學有電腦了,讓我玩兒我都不想玩兒。”
“有的人天生就不適合讀書,不知道為什么一定要所有學生都考第一,為什么不讓孩子去嘗試其他道路呢”
“”
直播間的網友們,現在更加佩服周楊。
仿佛把周楊當成了明星,任何一個舉動,都能引發他們的關注和聯想。
不過,也有一些嘴硬的家長。
他們辯解道
“這只是個例,大部分家長都關心孩子,能過和孩子平等交流。”
“是的,這是這個家長的失職,我的孩子,就被我教育得很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