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黟沒歇息,去到灶房里挑選一會兒,找出可以用來裝藥的工具土陶罐、陶盆、陶碗。
一切準備就緒,是時候發揮他的用處了。
歷代中醫中,有不少關于消除積食的藥方,其中又有不同的形態,或是散,或是湯,或是丸。能健脾消積食,開胃去噯氣,有疏肝解郁、健脾益氣等功效。
出自不同人,配方也會有所不同。許黟要做的這個消食丸叫做新安縣消食丸。
它出自于清朝道光年間的著名中醫陳青云之手,陳青云為了勞苦百姓能吃到便宜好用的消化藥,就研制出來“理氣化滯散”,后又經過改良,把它制作成方便服用的藥丸,俗稱消食丸注1。
而后,這消食丸延續兩百多年不衰,到了現代,依舊有不少家庭將這消食丸選做家里的常備藥,可見其藥用價值有多高了。
許黟同樣出生在醫學世家,從他祖爺爺起,他們家就開始行醫。關于消食丸的配方,他自然是有的,不僅有,當年他家還改良過新安縣消食丸。
制藥對他來說,雖還沒到得心應手的地步,卻也非常熟悉。
他挑出其中的神曲、枳實和麥蘗,這幾種都是需要炒熟的,還有一味阿魏則是需要用醋來浸泡,再另外研制才能使用。
準備好這些,許黟選用湯泡蒸餅再搓成丸的制法。
先是把山楂蒸熟,去掉外面的表皮,留下里面軟糊糊的果肉。
山楂味酸微甜,吃著開胃,蒸熟后,具有消積化滯,改善腸胃的功效。把這些山楂肉挖出來放置在碗中備用,許黟接著處理其他的藥材。
青皮、陳皮等藥材都要浸泡到軟化,手能輕易捏碎的程度。接下來就可以把這些藥材撈出來裝進蒸籠,隔著水把藥材再蒸熟一遍。
蒸好,許黟就可以將全部藥材混成一起,用搟面的工具,搟成薄薄的餅狀,再用刀切成大小同樣的小方塊。
小方塊放在手心,搓呀搓,就能搓成梧桐子大小。
也就是兩公分左右的丸子,能剛好一口含在嘴里嚼著服用。
許黟的啟動資金有限,買來的藥材做成消食丸數量不多,只做出來八十顆。
搓好的藥丸需要陰干,許黟便把它們鋪在簸箕上面,架在灶房里的木架子上。
這木架子還曬著熟首烏,雨天難干,熟首烏還得繼續曬著。
從灶房里出來,許黟見外面天色漸漸灰暗,這會再去做晚飯,有點來不及。
他出去喊了外頭的閑漢,讓閑漢幫買一份晚食回來。
哦不對,該是兩份,小黃也要吃晚飯。
“汪汪汪”
有陌生人湊近,小黃警惕地站起身。
那閑漢聽到里面有狗叫聲,識趣地停在了兩步開外沒再上前,聽完許黟要買的什么吃食,伸手接了錢離開。
許黟不用擔心對方拿了錢不回來,想要在“閑漢”這一行里混下去,信用極其重要。一旦做了低價報多、偷吃等事兒,被主家給抓到現行,那可是要挨官府板子,且革除名額,沒法再當閑漢。
不多時,這閑漢提著許黟要的東西,快跑地回來了。
許黟囊中羞澀,就沒有打腫臉充胖子地給閑漢打賞。那閑漢也不失望,南街窮人多,他就沒見幾個舍得打賞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