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逐漸轉暗,有雨絲細細密密飄灑下來。
龍城準備離開,臨走之前,問出了重案組討論最多的問題“依你看,這個案子接下去的重點調查方向應該是”
“可以查一查李非最近一年內的網絡活動。”薛夜明說,“他最后的表現,帶有比較明顯的強迫性。在心理治療技術中,有一種定向訓練的方法,可以改善歇斯底里的癥狀。但如果反向操作,就會讓一個原本情緒穩定的人變得狂躁。我目前懷疑,他曾經在一段時間內接觸過某些有一定心理學背景的人。以他害怕交流的性格,很可能不會去正規機構接受心理咨詢,而是會在網絡上尋求幫助。他遇到了什么人,對方以心理治療的名義,對他進行了不恰當的引導。”
“你的意思是”龍城面露愕然,“李非在網絡上認識了我們一直在找的那個倒吊人殺手,對方把他訓練成了案件中的一個工具”
薛夜明神色凝重,“關于這個問題,我有一個猜測。自從網絡上那個倒吊人殺手的犯罪預告出現以后,之前的連環殺人案就停止了,似乎表明兩者之間的確是有聯系的。但如果說這是同一個人,作案風格的差異性又太大。很難想象,這么短的時間內,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就會從連環殺人升級為大規模的恐怖襲擊。
“所以我在想,是否存在著這樣一種可能性我們所謂的倒吊人殺手,實際上并非一個人,而是一群人。這是無組織的群體連環作案,類似一種犯罪接力。倒吊人殺手是一個名號,打個比方,就像網絡上的一個共享id,登錄者可以是不同的人,彼此互不相識。
“制造星城列車案的兇手,大概率不是連環殺人案的兇手,但他們有可能共享某些信息,也在某些方面遵循相同的規則。如果這個兇手也延續連環作案的模式,那么接下去很可能還會再發生幾起相似的事件。”
龍城的血管都被些話帶來的寒意凍住了,“難道說列車案這樣的事件,也會連環發生”
薛夜明沉吟著,“有這種可能性。當然,目前為止,這還只是我的猜測。”
龍城好一會兒才再次說出話來“假如,假如你的猜測是對的,那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他們到底能從這樣的犯罪當中得到什么好處呢”
薛夜明沒有直接回答,“龍組長,你有沒有覺得,作為一個精神能力犯罪事件,這個案子很奇怪網絡預告,劫車,列車事故,每一個環節都太引人注意了。精神能力最大的優勢是隱蔽性,作案的過程越不引人注意,作案人就越安全。為什么作案人偏偏要放棄這個最大的優勢”
這的確是一個重大疑點,專案組在第一次案情分析會議上就提出過這個問題。作案人的每一步計劃,似乎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公眾的注意力。
“難道說”龍城順著這個方向思索,“作案者的目的,是為了引起關注”
“我就是這么認為的。”薛夜明說,“傳統的連環殺手,按照心理需求分為幾種常見的類型,比如追求快感的愉快型,追求控制欲的權力型,還有認為自己是在完成某種使命的任務型。我們現在面對的可能是一種新的連環犯罪類型,示范型。這些作案人很可能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反社會人格障礙,他們實施犯罪的目的,就是想引起人們的模仿。
“反社會人格犯罪者最常使用的手法有幾種,縱火、爆炸、毒氣或病毒,這些手法有一個共同點,具有擴散性。我想,倒吊人殺手想要在社會上擴散出去的,就是犯罪這個行為。對于擁有精神能力的反社會人格者,大概沒有什么會比擴散犯罪這個想法更有吸引力了。”
薛夜明看向龍城的眼神透出幾分凜然,“龍組長,我不想危言聳聽,但你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星城列車案也許會是新一輪連環犯罪的開始,而且按照犯罪升級理論,下一次的事件規模會更大。”
告別了薛夜明,龍城憂心忡忡走出安管局醫院大樓。
以“示范”為目的的連環罪案,這個思路還真是他以前所沒有想到過的。但種種跡象表明,犯罪心理的確正在人群中擴散。
列車案發生后,幾乎全網都在罵治安官廢物,十幾個治安官治不住一個人。可是當時在那趟列車上,治安官們所面對的究竟是一個人,還是車廂里眾多不自知的共犯
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把龍城嚇了一跳,生怕又是什么不好的消息。果不其然,剛剛接聽起來,電話那頭的第一句話就給了他當頭一棒“龍哥,又出事了”
這次出事的地方,在星河廣場附近的一個精神能力者生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