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晴道“這是咱們明州特產的毛蛤,乃是生猛之物,你們要是吃不慣,大可只嘗個鮮。厲大俠身上有傷,這生鮮的東西,最好不吃為妙。”
眾人又談起黃逐流上門挑戰的細過、邵旭如何得以脫身,厲知秋不便自夸,只一帶而過,邵旭卻一個勁夸謝厲叔叔的大恩,但他言辭拙劣,講的頗為生硬,婁之英在旁不停補充,他年紀雖小,卻是記憶不凡,語境清晰,又兼表情生動,時不時還要跳下椅來比劃一二,將厲知秋大大夸耀了一番,直逗的大家哈哈大笑。端木仲和眾弟子都對厲知秋又贊又敬,端木晴更是打心眼里由衷欽佩。
至此厲知秋便在端木家修養調息,過了四日,但覺精神復原,便向端木仲告辭。端木仲一再挽留,聽厲知秋言明此次離觀時間太久,恐老師余仙擔心,這才作罷。他派了三四個下人和兩名弟子,駕著一輛大車送厲、婁二人回去,邵旭依依不舍,端木晴領著他直送出去六十余里,這才灑淚分別。
眾人一路曉行夜宿,第九日已來到了武夷山下,山路崎嶇,馬車緩緩而行,又走了足足兩日,終于來到了六曲畔內,桃源觀便建于此處。余仙正在觀內與一眾弟子論道,見厲知秋歸來本是頗為高興,但又見他帶個孩童坐著大車而回,卻也很是詫異。余仙醫道高超,一眼便瞧出厲知秋被人掌力所傷,不禁大為關切,厲知秋要知客道人安頓好東錢弟子,又和眾師弟一一敘禮后,便開始向師父備說往來情由。
厲知秋這一個多月來所遭甚多,但他事無巨細傾盤而出,講的十分具體細致。他先從婁之英身世說起,余仙和眾弟子雖都知道宋軍北伐失敗,但卻未曾想過厲知秋也會牽扯其中,待聽得陳誠、婁千里夫婦為國捐軀的義舉,眾人都是又敬又嘆;及后講到兩番遭遇菠蓮宗,論其行事極為詭異陰森,問到廬州官府和潛山派卻都毫無頭緒,余仙便道“邪教外道,江湖上歷所多有,或為錢財,或為權勢,更有甚者所圖顛覆王朝江山。這伙人行蹤詭秘,來歷不明,只怕是剛剛在皖南一帶興起的小教派,知秋日后若再到皖南,遇到可不能容情,這也是算為民除害。”厲知秋頷首稱是。
隨后又講到潛山一派慘遭滅門,雖然涉及別派隱私,但面對恩師同門厲知秋不便隱瞞,便將潛山派與黃氏一族的恩恩怨怨據實說了,又將自己如何為救邵旭與黃逐流對掌負傷,路上如何遭遇陸廣、如何被端木晴所救等事宜陳說了一遍,余仙聽罷嘆道“邵落歸一派宗主,一代宗師,竟也落得如此下場,著實令人唏噓。但萬事皆有由頭,若非花、黃二人貪心,非要弄清朱七絕的機關,又怎會鬧得好友反目,冤冤相報只怕邵落歸終前仍未想明這一點,他給幼子的遺物里,必還有那把鐵尺。”
厲知秋道“弟子恪守規矩,并未察查邵氏遺孤的錢物,弟子救人也不妄回報,那純是出于江湖義氣。”
余仙嘆了口氣,道“你有普世之心,很好,很好。只是以后千萬要量力而行,黃逐流是何等樣人,這次你能得脫,乃是僥幸中的僥幸。知秋,你是有為之身,醫者存世可救千人,保住自身,便有普度眾生之功,你要切記”厲知秋拜謝恩師點化。
極至最后,厲知秋講起陳誠托孤一事,說道婁千里夫婦雙亡,只知這孩子外公姓戚,但家鄉何處卻全然不知,又夸贊婁之英乖巧機靈,聰穎好學,年紀雖小,卻也是非分明,極重義氣,因此想要收做弟子,懇請恩師準許。
余仙笑道“按說你要收徒,那是妙事一樁,這人即是你的大弟子,又是本觀三代弟子第一人,為師本不該阻攔。但適才聽你言說,此人乃忠良之后,為人極正,性子也佳,為師便想和你討個便宜,親收他做個關門弟子,以全我六合之數,你意下如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