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云低聲說道:“其實,傳統方法和現代技術相結合,效果會更好。”
“小宋啊,”唐鳳云擺擺手,“你還是太年輕了,不明白傳統鑒定的精髓。”
陳陽看著兩人的爭論,心中琢磨著:這種爭論在文物界其實很常見,新老觀念的碰撞總是不可避免的,看來在國家鑒定中心內,鑒定是靠眼學還是機器為主,也有這種理念之爭。
“唐科,您說得對,”另一位三十多歲的男人,慢慢說道,“但是宋科長提到的那個暗記,確實值得我們仔細研究。”
宋青云看了一眼唐鳳云:“既然唐科說道眼學,那我也說說。剛才我已經是說過了,這事遼代宮廷畫家常用的手法。我個人初步判斷,這標記不像后加上去的。”
“如果真的是遼代宮廷畫師的標記,那這幅畫的價值就更加不同尋常了。”說著,宋青云用放大鏡輕輕點點桌面,“這就是眼學,至于最后的結論,根據這幅絹本的年代、作者,我們還需要動用儀器,這是現代國際鑒定的依據。”
說完,宋青云抬頭看著唐鳳云,“怎么,唐科長認為,這種標記并不重要?”
唐鳳云見狀,有些不甘心地說道:“就算有暗記,也不能說明什么,現在的造假技術這么高明。”
“造假技術再高明,”陳陽突然開口,“也很難模仿出千年前的繪畫技法和材料老化的痕跡。”
“陳陽說得有道理,”宋青云在旁邊贊同道,“而且這幅畫來源特殊,不能單單依靠眼學,要想得到公認,必須上科技手段。”
唐鳳云看著眾人都不太認同自己的觀點,心中有些不快,但還是堅持說道:“不管怎么樣,我還是相信傳統的鑒定方法。”
唐鳳云雖然還是不太滿意,但也不好再多說什么,只是輕聲嘟囔道:“現在的年輕專家啊.....”
“你們要記住,無論國際上怎么變,我國文物鑒定,主要靠的還是眼力,機器是為人服務的,但人是主導!”
會議室里的氣氛雖然有些緊張,但大家都知道,為了這幅珍貴的《東丹王出行圖》,這些爭論都是值得的。
林主任輕輕咳嗽了兩聲,最后總結道:“不管用什么方法,我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要確定這幅畫的真實性和價值。”
陳陽太陽穴突突直跳,看著不再說話的唐鳳云,一股無名火從胸腔深處竄上來,燒得他喉頭發緊。
這幫老學究,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別人苦讀多年積累的經驗他們瞧不上,最新最先進的科技手段他們也嗤之以鼻,活像鉆進牛角尖的倔牛,偏就覺得自個兒那套老掉牙的辦法,是天底下最靈的寶貝疙瘩!他真想抄起桌上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讓那幫自詡為行業泰斗的家伙聽聽,到底是誰在瞎tm指揮!
可理智的那根弦死死拽住了他即將失控的情緒——這里不是古董店,也不是拍賣行,而是國家鑒定中心的現場會議。這種場合要是鬧起來,非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被扣上個年輕氣盛、沖動無腦的帽子,到時候有理也變沒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