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八十二章:新學也有假
云建明這幾天已經向十來個人專題約稿了,大多數都是給大明援倭軍隊打氣的煙霧彈。
真正最核心的,云建明則是自己操刀上陣了。只是署名弄個筆名出來隔離一下風險就行了。
因為現在眼看要給戚繼光的征麓川官軍發軍餉犒賞了。但朝廷去年在西北、黃河各種花錢,已經沒多少余糧了。
原本指望的石見銀礦從十月份就停了上繳銀礦。
作為帝國筆桿子的云建明,這會兒被協調到配合援倭軍債籌備組里。
一開始,把云建明都嚇一跳,自己就是個寫寫畫畫吹牛皮的,怎么被邀請進這么核心的圈子。關鍵是自己真的是一點官身也沒有。
后來,隨著司禮監掌印太監滕詳的幾次約談聚會,始終坐在里面最后一排一言不發的云建明也明白是要干什么了。
一開始,滕詳本來是想找來定國公帶頭的,可惜定國公一脈愣是不上鉤,關鍵是主家一系這幾天直接都足不出戶了。京城的勛貴,基本就這幾家,除了定國公,就是英國公了。
可惜人家英國公家也不傻。
這事杭州發戰爭債發虧了現在還在打官司呢。誰愿意來當這個頭呢。
繞了一圈,滕詳發現,得先扭轉輿論才行。盡管上面可能會覺得援倭可能會折本,但一定要讓百姓覺得援倭是有利可圖的。
這才通過宮里的關系,找到了民間的繡衣局的下線云建明。
這可是個大活兒,云建明可不放心讓別人來操刀。
于是乎,自己一個人兢兢業業地提了一個5000萬兩白銀礦產抵押軍費的構想出來。
倭國的礦產值不值5000萬兩白銀不重要,朝廷能不能開采不重要,讓百姓相信有就行了。
于是乎,云建明幾乎又重新回顧了一遍新學,按照新學算學概率統計的思想,假定了倭國每一個大名領地至少有一個銀礦,一個銅礦,一個鐵礦,還有一個煤礦。
然后就這么根據假定加加減減一算,還沒考慮其他礦產,僅僅銀、銅、鐵、煤四樣的總價值就已經超越5000萬兩白銀了。
現在捐資軍餉,未來就有機會按捐資比重從礦產開采中獲利。
倭國的礦產能不能掙錢不清楚,但大明前些年的礦監稅監的豪橫,百姓還是有目共睹的。
這一篇剛發出去,幾乎立刻就扭轉了整個京城的輿論環境。
一來大明軍力確實強大,二來還有新學獨步天下的算術做保證,三來則是大家有平時接觸礦稅太監的直觀經驗。
立刻,一個朝廷要征倭的公事,變成了人人借以翻身的私事。
好在云建明也聰明,內容雖然是他寫的,但署名卻不是自己,而是另外找了一個報社內的責任編輯。
云建明小心翼翼地將自己這邊收集的情況報告給了自己的上封秦娘子。
結果秦娘子壓根就沒聽匯報,反而驚訝地詢問:“是不是真的能掙錢?算得準不準?”
好家伙,這是要以身入局嗎?
“秦娘子,都是我瞎算的,當不得真”
“好吧,看著有零有整的,還真像那么回事。”秦娘子一臉的遺憾。本來還想著利用內幕梭哈一把發大財呢。結果發現竟然是假的。
末了又嘟龍一句,:“原來新學也能算出假的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