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帝站在承天門的城頭,看著花了十萬兩銀子,用上清紫府仙雷技術打造的大明不夜街,還是相當有成就感的。哪怕已經完成交天,現在
什么北宋東京夜市,那種一晚上煙熏火燎的夜市,相比之下,簡直就是啥也不是了。
城樓之下,完全是一副太平盛世的情景,完完全全地補償了隆慶帝這一年來的各種折騰心累。
雖然朝堂上一天天喊著缺錢,至少眼前的大明還是歌舞升平嘛。
城門不遠處,杭州新推出的彈簧減震馬車亮相了出來。
隆慶帝在城頭拿著望遠鏡在數排隊購買的人數。
基本是三四個人就代表一個大家族。
明明都快到子時了,現場還有烏泱泱的一群人。這瞬間讓隆慶帝感覺有意思起來。
看來這些勛貴士紳還是很有錢的嘛。
彈簧減震馬車,這玩意去年就送了一個純手工打造的到皇宮里。今年終于實現量產,估計便宜一點,但光這么一個白板馬車,起碼得三千兩銀子,加上裝潢、剎車等選配,頂配得一萬兩銀子了。
現場這么多人,那么皇莊可以收到的一成分成自然是不少。
但先前不是哭窮說北直隸的商戶沒積累沒法交商稅嗎?
很顯然,隆慶現在也成熟了很多。既然法定的稅沒法推行,就只能以費代稅了。
但很明顯,稅是有明確的專門規定的。但費這玩意就看地方各級衙門的積極主動性了。
很多勛貴士紳覺得自己的背景,要對抗稅,還得要跟科道言官掰扯一番,就算成功了,臉面也丟的差不多了。就跟徐家人在松江一般。名聲幾乎在徐階當上首輔的當時就臭了大街。
但對抗費那肯定是自覺不在話下了。地方衙門的知府、縣令才幾品官啊,根本不夠看。
當然,隆慶帝自然也是個明白順毛捋的,衙門的費當然可以逃。但誰家沒個什么矛盾,隱秘啊。一個遮掩不好,到時,就別怪有誰搞輪動式清查了。還能讓這些勛貴士紳去查勛貴士紳。
朝廷坐收漁利,同樣也能把費用收上來,無非時有些隨機性地費人命罷了。
正所謂求錘得錘,這一年來參與上書書庫的商戶都快上萬戶了,這里面真正有些扎手的也就幾十戶而已。
其余人,不想著直接交商稅給朝廷上保護費,反而是投獻到這幾十戶扎手的勢力戶,到時就看自己命硬不硬了。
當然,也是辛苦為國蓄財,只要交多點,隆慶還是不愿意折騰人的,甚至不愿意讓這群人受傷。
就算被清算了,也是有經驗的,到時無論是反咬其他人,還是再創業,朝廷都能再割一筆。
沒辦法,他們自己選的路,怪不了誰。
有了這個思路,隆慶心里就有底了。畢竟皇帝在這個過程中只需要甚至正義就行了。這既包括查抄那些罪大惡極的逃費商戶家族,也保護零星地保護幾個無辜的倒霉蛋家族收獲忠心。
只要北直隸能收得上來前,改變一下南重北輕的財政局面,隆慶才稍微安穩一點。因為根據極端壓力測試,得保證在南北中斷后,北方能自己拉起一只大軍才行,否則就真的沒法鉗制江南一帶了。獨立保障一年的軍費,這才是隆慶心里的底線。
??多謝多謝書友lhpdw的推薦票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