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陛下同為魔修,且同樣守住心神,但他的心性差了陛下十萬八千里。
西漠一戰,許多大魏山上修士明明可以不死,卻被浮屠硬生生的送上了死路。
而今,陛下命浮屠轄制山上宗門,山上修士的日子可想而知,若是再有那句“如朕親臨”,山上修士可就真沒什么盼頭了。
接著,眾人齊刷刷的看向耶律觀音奴,昭武皇帝三大重臣,只剩下這位女子軍神了。
“耶律觀音奴,王號不改,綬肅王印,世襲罔替。總百揆,假斧鉞,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賜虎符一枚,執掌大魏六十座軍帳、諸郡守軍,天下兵事,可以自決。”
嘶!
又是一位帝下無人。
即便有顏沉魚在前頭,眾人還是忍不住心神顫動。
顏沉魚在朝,浮屠在野,耶律觀音奴掌兵,各自操權天下,比起當年的三教魁首,有過之而無不及,是大魏王朝名副其實的三巨頭。
“景王劍夢,綬景王印,世襲罔替。”
“青王陸三生,綬青王印,世襲罔替。”
“第九知,改王號為桓,綬桓王印,世襲罔替。”
“大妖山嵬,改王號為越,綬越王印,世襲罔替。”
“大妖鏖戰,改王號為賁,綬賁王印,世襲罔替。”
“鳳清,賜封鳳王,綬梧桐印,世襲罔替。”
“鯨禇,賜封鯨王,綬鯨虎印,世襲罔替。
“鹿尾藻,賜封鹿王,綬鹿尾印,世襲罔替。”
“陸玄宗,賜封寧王,入宗人府,掌宗正印。”
“遠古天妖陸吾,賜封綏王,綬妖王印。”
以上十王,雖綬有氣運印璽,卻也沒有總百揆,假斧鉞,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說法,就權勢而言,遠不及帝下三巨頭。
不過,眾王仍是歡天喜地,尤其是山嵬、鏖戰、鯨禇、鹿尾藻,這四位妖族絕巔巨頭恰在此境不知多年,不得寸近。今朝總算是時來運轉,有一方氣運印璽在身,只等氣運印璽大煉為本命物,就能順勢破境,躋身天人。
“大魏軍帳軍主皆位列兩字王侯,世襲罔替。再封上柱國,拜大將軍。”
“大魏六部尚書、六部左右侍郎皆賜封國公,世襲罔替。”
“大魏鐵騎軍卒、大魏鐵騎隨軍修士各憑戰功升遷,再加一等,財貨賞賜,等我大魏接手了諸國國庫、山上宗門寶庫再作發放。”
“大魏鐵騎戰死軍卒、大魏鐵騎戰死隨軍修士加倍撫恤,不作拖欠。此外,戶部留檔,其子其孫,若行兵事,去候補兩字,六十座軍帳任憑挑選,以示優待。”
“大魏山上宗門可以憑借戰功在大魏五域換取洞天福地,也可憑借戰功向我大魏王朝換取財貨底蘊。”
……
“姑且就有說些,如有遺漏,六部堂議補上。”
說到這里,陸玄樓直了直身軀,收斂笑容,肅然說道:“再議最后一事,問劍云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