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銅板一家三口都來了,拎著一包點心,全家三口在店里整整吃掉了一大盆面條,這才滿意的回家了。
想指望鄰里之間守望相助那依然是一種奢望,銅板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銅板,只要銅錢進了他家,想要拿出來那是做夢。
鐵心源是一個很古怪的人,母親做的哪怕是非常難吃的東西他寧可皺著眉頭硬往下咽,也不愿意分給別人一點。
但是狐貍從皇宮里獲得的各種美食,他卻是絲毫不在意的,早就發現銅子在偷看自己吃綠豆糕,有時候發現自己毫不在意的把綠豆糕丟到地上的時候,他就咬牙切齒,如果不是知道靠近城墻會沒命這條規矩,他早就跑過來搶奪了。
于是,在某一天,鐵心源一不小心把一個核桃丟到家門外面了,一直滾到了道路中間,原本空無一人的道路上旋風一般的出現了一個家伙,撿起核桃得意的朝鐵心源晃晃。
然后就塞進大嘴巴里面,咔吧一聲就把核桃咬爛了,吃的香甜至極。鐵心源看到了笑的嘎嘎的,害的王柔花特意探出頭看兒子到底在干什么。
吃完核桃的銅子就蹲在他家門口眼巴巴的看著鐵心源換著花樣吃各種美食,有些東西他根本就沒有見過。
好在鐵心源的手很小,總是握不住東西,免不了有些吃食會掉出去,掉的遠了,就會落進銅子的嘴里,如果掉的近一些,狐貍就會懶洋洋的從地上爬起來把那些東西吃掉。
只不過經歷了半個時辰的時間,銅子就對狐貍由愛轉化為憤怒了,他下意識地認為,凡是鐵心源掉在路上的食物,都該是屬于他的才對。
當天色漸漸暗下來的時候,王柔花抱著鐵心源進了家,關上門,蹲在道路對面的銅子就會變得非常失望。
不過,鐵心源總會在母親抱自己進門的時候,丟下最大的一塊美食,還會朝銅子咧嘴笑笑。
對付一個七八歲的孩子,鐵心源就覺得一點糕點和一些堅果就足矣讓他為自己出生入死了,尤其是在大宋這個物資缺乏的時代里,更是如此。
宋人都秉承著閨女富養,兒子窮養的習慣,再加上銅子有一個吝嗇無比的爹爹,一個木訥的幾乎不說話的母親,他想和別的孩子一樣享受一個富足的童年一點可能性都沒有。
每天傍晚,都是鐵心源最不想過的一個時間段。因為這段時間不斷地在長牙齒,每天晚上母親都要把自己的腦袋按在桌子上,用一塊綢布擦鞋一樣的擦洗牙齒,直到每顆牙齒都熠熠生輝了才會放過
“牙口好才好吃肉”
這就是母親的道理,她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是一個吃肉的,而不是一個啃咸菜的,從小就要把吃肉的本錢準備充足,這是她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因為沒有族人,沒有親眷,鐵心源的周歲禮是在家里過的,母親煮了雞蛋,一個吃蛋白,一個吃蛋黃,就算是過了一個重要的慶典,母親還有些傷感,覺得對不起孩子,鐵心源卻認為這是自己過的最好的一個生日,這還需要算上上輩子。
嬰兒沒有話語權,鐵心源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話語權,田螺孩子當不成了,母親已經總結出鹵湯需要不斷填料的經驗了,使用的依舊是狐貍弄來的香料,這就保持了鐵家老湯味道的一貫性。
那個番僧不可能死掉的,但凡有點智慧的人只要把那家伙的身體燒掉,相信他可能真的就回到佛祖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