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自食其果
鐵心源最喜歡許東升用這種氣急敗壞的方式和他講話了。
只要他發火,就說明這家伙正在干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
比如告訴鐵心源穆辛長老正在竭力的說服西夏的沙州城主皈依本教。
天神的光芒無處不在。
天神的觸角也無處不在。
不過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執迷不悟,不愿意沐浴在天神的榮光之下。
既然天神那些絕妙的綸音不能讓迷途的羔羊回歸本源,那么,天使的利刃會告訴他們什么才是正確的選擇。
鐵心源看出來了,穆辛這是在制造矛盾,他想看西夏城主到底會如何應對自己的挑釁和警告。
穆辛能夠做到這一步,就說明西夏城主對于皈依的事情,正處在一個猶豫的地步。
西夏是一個純粹的佛教國家,李元昊喜歡一面殺人,一面拜佛,他將殺人狀態的他和拜佛時期的他分成了兩面,每次殺人之后,他都會放下屠刀一次,等到下次想殺人的時候,就再次拿起屠刀。
沙州城主在西夏應該是一個非常邊緣化的人物,否則也不會將他派來鎮守沙州六年。
當他發現自己已經徹底的之后,就難免會生出其余的心思。
智慧長老穆辛自然很輕易的就看出他的心思,之所以會逗留在沙州這么長時間,就是為了給神教打開一道南下的大門。
讓那個全世界的人都信仰神教,才是穆辛心中最大的希望。
如今的沙漠中,神威在快速的蔓延,當于闐那個信奉佛祖的李圣天家族滅亡之后,沙州就成了阻擋神威南下的第一道門戶。
這道大門必須打開。
鐵心源知道這個時代的國家不能太大,如果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好控制了。
比如前唐就是一個例子,盛唐時期,他們成功的將邊境推進到了蔥嶺一帶。
可是遙遠的距離完全削弱了帝國對那里的統治,當高仙芝兵敗怛羅斯之后,帝國的疆域就立刻向后退縮了一千三百里。
契丹人的國土面積很大,甚至可以稱之為非常大。東起日本海,西到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南到與大宋接壤的白溝河。
如果把契丹人平均的分散在這片土地上,十里地都不會見到一個人。
這樣的統治也就算不得統治了,在這個時代除了宋人對土地有著莫名其妙的渴望之外,就連契丹人自己都不明白他們國家的邊境線到底在哪里。
只要這里沒有人煙,一條狗在這里撒泡尿都能宣布主權。
有著完整政治制度的大唐都是這個結果,剛剛興起不到四十年的西夏就更是如此,鐵心源有時候都懷疑,西夏國的這群人統治的區域恐怕只限于寧夏平原,他們在其余的地方的統治,恐怕連大宋的羈縻州都不如。
這就有點像后世的日本鬼子一樣,占據著戰略要地,對廣袤的原野幾乎沒有什么統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