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其中的才氣被圣廟力量壓著,恐怕會把杜寧的考棚給拆了。
“怎么回事發生什么事了”
監考快步走來,被剛才的動靜所驚動。
看到地上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文章砸進地面后,頓時臉色大變,指著杜寧說不出話來。
杜寧將文章放在一起疊好,然后自顧自地離開了考房,仿佛將監考當成了空氣一般。
監考嘗試著拾起文章,卻感覺到了一股重如千斤的力量,臉色無比慎重,也不敢說話,急忙將此事匯報給縣文院。
文章傳天下,而且還出現在玉林縣里,這實在是破天荒。
“居然這么快就交卷了,也不再檢查檢查。”
“此人多半敷衍了事,不足掛齒。”
有人看到杜寧從其前面經過,發出來很是驚訝的議論,但很快就安靜下來了。
此時才到下午,杜寧是第一個走出考場的人。
文院之內,有寒衣社與杰英社的學子在此等候。
“杜公子交卷了。”
李昌銘走來說道“怎么樣考得如何”
“還好,還好。”杜寧笑著回答。
另外一邊的嚴路卻譏笑說道“我從來沒見過科舉縣試的期間,有人能夠在下午的時候交卷,距離科舉結束的時間足足提早了兩個小時,看來杜公子也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厲害。”
寒衣社學子皆臉色一變,嚴路這句話倒是點醒了大家,杜寧交卷的速度確實比一般的學子要快很多。
難道杜寧有漏題未答
即便沒有漏題,那就是杜寧答題太快太焦急,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失誤。
想到這里,寒衣社學子都有些緊張了。
李昌銘說道“可能是對杜公子而言,許多題目都比較簡單,答得自然也就快了。”
“我看未必,答得快不一定就答得準。”
嚴路笑道“況且經義才是縣試的重中之重,若是稍有出錯就會名落孫山,杜公子還是太年輕了,想要在經義方面勝過我們權貴子弟,還是太困難了。”
寒衣社無人反駁,因為嚴路這番話比較中肯,也很在理。
就在此時,又有另外一個讀書人走出了考場。
不是別人,正是嚴軍。
“不愧是昔年神童,居然也這么快就交卷了。”
嚴路上前詢問道“賢弟辛苦,不知你考得如何,有幾分把握爭得案首”
嚴軍微微昂首,得意洋洋道“今年的考題對我而言非常簡單,經義也沒有難倒我,若是不出意外的話,案首非我莫屬。”
“哈哈吾弟有大學士之資”
嚴路非常的高興,笑得合不攏嘴,看向杜寧的眼神充滿了譏諷,甚至非常的不屑和輕蔑。
杰英社學子也都昂首挺胸,認為這一次,他們可以扳回一局了。
“我們家嚴軍有大學士之資,又經常在府文院讀書學習,無論杜公子多么有文才,也斷然不可能在經義方面勝過嚴軍,杜公子,這一次你輸了”嚴路得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