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寧輕輕點頭“唯有靠自己立足于世,才是真正的本事,靠其他人的資助,就好像是在使用別人的銀兩,心里總是不踏實。”
“這倒也是。”
眾人輕輕點頭,以杜寧的文名,相信會有許多人樂意資助,可那樣一來,杜寧就失去了寒門學子的驕傲與骨氣。
杜寧說道“欲速則不達,我想在南平府先積累一點家財,明年或者后年再去蘇州闖蕩,靠自己打拼出來的一切,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
“說得好”
李昌盛笑道“杜公子金榜題名而不改寒門之志,高中案首而不移赤子之心,可喜可賀,反倒是我們小瞧了你的志向,你說得對,靠別人的資助心里多少都會不踏實,你如果靠自己在蘇州立足,哪怕再怎么窮困潦倒,腰桿子也能夠挺得比別人都直。”
眾學子紛紛點頭稱是。
“不知杜公子打算做什么事情,去賺取蘇州文院的學費呢”李昌盛問道。
“這還沒想好。”杜寧面露尷尬之色。
“讀書人賺錢的方法有很多種,要么去衙門當官吏,要么去國學宮輔佐文院編修文報,還有就是去當私教,或者你可以著書或立傳,只要文院給你發行的話,即可名利雙收。”
李昌盛建議道“你曾經詩成鳴州,文章鎮國,只要你在文壇上綻放光彩,不愁賺不來銀子,國學宮的一些大儒每年發行的詩集或文章集和自傳等等,每年都能有幾十萬的銷量,即便一冊只有幾塊銅錢的分紅,那么多銷量累計下來,也是一筆巨大的收入。”
說到這里的時候,眾學子都流露出了羨慕之色。
出詩集和文章集和自傳等就能大賺特賺,簡直就是躺在家中把錢數。
有的大學士和大儒編書,一輩子只出過一本書籍,卻有非常恐怖的銷量,賺得盆滿缽滿,一輩子都吃穿不愁。
在文壇上,稱之為“一書封神”。
當然,能夠憑借自己的作品在文壇大賺特賺的只在少數。
無數讀書人在文報上連載作品,努力幾年以后才發現,自己寫得文章和故事簡直就是不堪入目的垃圾,卻還做著“一書封神”的白日夢。
還有一些作者,連載著自己的文章,寫著寫著就沒了后文,被罵成斷了根的“太監”。
文壇上競爭很大,只有脫穎而出方可有一席之地,否則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杜寧嚴肅道“著書立傳,乃是將自己畢生的學問和經歷進行編輯,注重儒道教化自成派系,形成儒道爭鳴,在文壇上綻放自己的儒道光芒,可不是單純為了賺錢而去著書立傳,如果只是為了賺錢的話,我建議去寫一些光怪陸離的,每個月發布一期,只要寫得好,讀者愿意去看,一樣也能賺錢。”
“不過是文壇末流,曾經鼎盛一時,如今已然沒落。”有人嘆息道。
這時杜寧才想起來,圣林大陸曾經也有流派鼎盛的時期,有著許多光怪陸離的故事。
許多讀書人投入創作,結果卻都是千篇一律,拾人牙慧,不是這里借鑒,就是那里抄襲,總有許多處雷同的地方。
于是,文壇上總會出現許多紛爭,鬧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