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為如此,流派很快就沒落。
如今在文壇上連載的,也不過是一些大學士和大儒閑來無事,打發時間寫著玩的而已。
真正喜歡,且勵志于創作的讀書人,僅僅只在與少數,且沒什么名氣。
李昌盛笑道“你擅長寫詩,不如就編一冊詩集,一個月一期,一期寫個兩三首,肯定會有許多讀書人看,如果真的突然間砸出了一口井來一夜暴富,別說是去蘇州文院了,去國學宮也不是難事。”
杜寧哭笑不得“寫詩作詞需要靈感,有的名人終其一生所創最多不過百首,但正因為皆是畢生學問的精華,方可流傳后世,而有的人雖寫詩書千萬篇,卻也不見得有幾首佳作,我目前還只是入品童生,現在就讓自己的才學往利益方面發展,恐怕會誤了我的儒道,想靠著書立傳方面賺錢,等我五六十歲以后吧,或許真能撈點養老金。”
眾人聞言頓時哄笑。
李昌盛突然表情嚴肅,對杜寧道“你在玉林縣科舉的這段時間里,我與寒衣社的大伙們商議了一下,打算利用寒衣社的偏房開設一個學堂,就叫寒衣學堂,面向貧困家庭七歲到十歲左右年紀的孩子招生,如果你近期沒有其他事情的話,就留在學堂里給孩子們教書,一個月三十兩銀子,你意下如何”
杜寧臉色驚變,沒想到自己在玉林縣的時候,南平府的寒衣社居然已經開始籌備開學堂了。
在圣林大陸,一兩銀子的價值是一百塊銅錢,三十兩銀子就價值三千塊銅錢。
以前杜寧給別人打工的時候,一個月也就十幾兩銀子的收入。
現在李昌盛以三十兩銀子聘請杜寧擔任學堂的先生,比以前打工時候的薪水還多。
這也是李昌盛有意想要幫助杜寧,希望杜寧能夠早日積累學費,好前往蘇州文院學習。
“李兄這個提議好,既然杜公子目前沒有更好的謀生,寒衣學堂也正在籌備階段,不如就到寒衣社的學堂當幾天先生,你是玉林縣的案首,絕對有資格當孩子們的老師。”有人附和道。
“杜公子如果去學堂教書,不僅能有一份微薄的收入,還可以養活自己,積攢一些去蘇州文院讀書的學費,一舉兩得。”
“如果杜公子以后有更好的營生,寒衣社的學堂也不會強留你的。”
眾學子都很贊同李昌盛的建議。
“好,承蒙李兄厚待,等寒衣學堂開課以后,杜某就去當一段時間的教書先生。”
杜寧想了想最后也答應下來,寒衣社創辦學堂,本就有益于寒門家庭,杜寧作為寒衣社的學子,也應該略盡綿薄之力。
“有杜公子幫忙,我相信我們寒衣社的學堂會做得很順利。”
李昌盛舉杯道“來,各位,為我們的寒衣學堂干上一杯。”
“干杯”
眾人舉杯,然后一飲而盡。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