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進士在文宮形成古劍之后,就具有比舉人還要強上十倍的戰斗力。
生死戰場,是兵家進士修煉古劍的最佳場所。
修煉古劍威力的同時,還可以創下顯赫戰功。
如果一不小心戰死沙場,所有的功勞可以由下一代繼承,讓下一代可以向朝廷兌換戰功獲得一些官位俸祿,或是向國學宮申請某文院的保送資格。
打勝仗班師回朝,那就是國家的功臣,百姓們的英雄,名垂青史,萬古流芳。
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之下,全國各地都會有許多修煉兵家的讀書人加入軍方殺敵立功。
僅僅是小半天的功夫,就有好幾批的兵家進士前往將軍府報道,領取官職前往邊關殺敵,磨練古劍。
蘇州文院門口,也公布了一則重要消息。
原本今年的府試科舉安排在六月初,由于先皇歸天不足百日,國學宮宣布科舉延遲到九月,到時候府試與州試同時開考。
然而蠻族與匈奴攻打邊關的原因,朝廷一時間急需人才。
為了大局考慮,國學宮臨時決定六月十五號開啟府試科舉。
如此一來,今年通過府試的人依舊可以照常參加州試。
同時,又考慮到部分學子學籍的所在地問題,臨時將各州、府,縣的文院設為府試考場,只要考生出具學籍文書,就可以直接將學籍臨時轉入當地就近的府文院,即便是在遙遠的異地,也可以在全國任何一個文院同期進行考試。
考試結束以后,以一個府為單位,縣文院考場和州文院考場的試卷就會加緊派送往就進府的文院,由府文院的考官統一審核。
而府試的最終結果,將會在全國各地的文院同期公布。
這個消息,對身在異地的學子簡直就是福利。
不僅可以免除趕考的勞頓,還可以抓緊剩下來的時間安心備考,可謂是一舉兩得。
全國各地參加今年府試的考生,簡直要為國學宮的這個方法點贊。
六月十二。
云國京城皇宮。
金鑾殿上,泓軒帝得知遼國柯家文斗蘇州慘遭失敗的消息以后又氣又喜。
他氣得是在云國遭受邊關戰事期間,遼國學子居然在這個時候文斗蘇州,企圖打擊云國文壇。
這種行為雖然不違背諸國之間文斗的規矩,但確實會讓人感到遼國柯家用心險惡,當受到諸國文壇的嚴厲斥責。
而讓泓軒帝所喜悅的,自然就是柯家文斗蘇州十場無一勝績,簡直就是從正面狠狠抽了柯家一個耳光。
這是打臉,打半圣世家的臉
在這朝堂之上,滿朝文武官員都感覺非常的解氣。
于是,就有許多官員聯名向泓軒帝為杜寧請功。
泓軒帝也曾聽說過杜寧,景文帝在位時,就賜予杜寧爵位作為獎勵。
現在杜寧又立下一功,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封賞。
杜寧已經是伯爵,對于普通的讀書人來說已經是封頂的爵位,若是再晉升就是侯爵了,那是留給國家功臣和百姓英雄的爵位,杜寧功勞很大,但遠遠沒有達到標準。
賞賜金銀珠寶,對于一個州文院的學子而言可就顯得有點敷衍了事。
賢王黨的官員建議,暫時將杜寧功勞記下,等杜寧成為進士以后再統一封賞。
其他官員很生氣,景文帝在位時,賢王黨就是如此阻撓杜寧入仕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