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寧前面說得客氣,后面幾乎是在挑明了警告對方,不要在三界山里面耍手段,否則一定不會輕易的饒恕對方。
鄭平松眼中閃過一道狠厲,從容道“大義當前,我相信不會有人做出對不起自己人的事情,只要鎮國侯一聲令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記住你說的話,若你能夠立下大功,回京之后本侯定為你向皇上請功。”
“那我就先謝過鎮國侯了。”
鄭平松流露出了輕松的微笑。
這邊的對話,自然也被另外一邊的柯鴻塵等人聽到。
柯鴻塵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了濃濃的譏嘲之色。
“我還以為云國讀書人有多么團結,原來也不過如此,那個鄭平松是賢王黨的官員,一心想扶持穆賢繼位,但杜寧一直與賢王黨的官員有恩怨,所以就連他們自己人也巴不得杜寧去死。”
柯鴻塵用文膽的力量屏蔽自己聲音的傳播,只有與他近在咫尺的遼國人才能聽得清楚。
“連云國的讀書人都與杜寧猶如生死大仇一般,如此可見杜寧是什么樣的一個卑劣小人,這樣的人怎么配被圣院封君真是可笑”
一個遼國進士義憤填膺地開口,一句話就將杜寧貶低的一無是處。
“只可惜杜寧沒有被正式冊封為文君,一旦他前往三界山必死無疑,杜寧得罪的人太多,我就不相信他能夠安然無恙的回來。”
“說得好在別的地方我們不能對付杜寧,可一旦進入三界山嘿嘿云國好不容易出一位文君,還沒正式冊封就”
“噓噤聲,這里是圣院,有些話最好不要亂說”
那人急忙閉上嘴巴,才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這里畢竟是在圣院,還是要多留一個心眼。
“咚咚咚”
忽聽三道鐘聲響起,全場立即安靜下來。
只見一個儒道大學士來到了場地中間,他披散烏黑的頭發,嘴上留著胡茬,看起來也有三十多歲的年紀,右邊的衣袖自然下垂,大家一眼就能看到那竟然是一條斷臂。
“是斷臂大學士顧清泉,十年前參加過三界山的歷練,也是在那場歷練中為了保護自己的戰友而失去了自己的右臂。”
“對于一個讀書人來說,失去右臂,相當于失去了半條命啊”
“那可是右臂啊很難相信,顧先生那幾年是怎么熬過來的”
杜寧目光灼灼,心里對顧清泉充滿敬意。
對于顧清泉的故事,杜寧其實并不陌生。
顧清泉是孔城本地人,自幼喜愛書法,乃是當代少有的書法名家。
不要小看了書法這門技藝,當讀書人的書法修煉至一定境界的時候,不僅可以大幅度增強戰詩詞的威力,還能以筆為刀劍,具有開天辟地的超強力量。
他的文宮古劍并不出色,唯獨在戰詩詞方面笑傲群雄,在同一輩的年輕人中,他借助他的書法力量配合戰詩詞所向披靡,少有對手。
因此,在三界山失去右手之后,顧清泉受到了非常強烈的心理打擊,終日借酒澆愁,無法相信這樣殘酷的事實。
他寧愿自己斷腿,也不愿意失去自己寶貴的右手。
尋常讀書人都是以右手寫字,失去右手對于讀書人來說的打擊簡直太大,更重要的是多年修煉了的書法付諸東流,因此也失去了驅使戰詩詞作戰的能力。
空有文宮古劍的他,連同境界的讀書人都打不過,甚至去邊疆成為守城的將領都沒有資格。
別人不會說什么,可顧清泉一直過不去心里的坎兒,認為自己失去了熱愛的書法,失去了戰詩詞的力量,徹底成了一個無用的廢人。
整整三年,顧清泉都生活在失去右手的陰影之中,無法走出內心的陰霾。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個先天性雙手殘疾的孩童,坐在凳子上用右腳的腳趾頭夾著毛筆練字,一筆一畫之間皆有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