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慶隆又開始嘆氣了,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
火星載人任務目前已經進行到了中間關鍵步驟,幸存的三艘載人飛船正在進行機動變軌和減速。比宇航員們更早出發的無人貨運艙段已經在火星軌道上等著他們簽收了只要等宇航員們進入軌道,正式登陸行動就能夠在四十八小時內完成。
這種“高效”是航天總局的工程師們緊急優化流程后,制定出的最快速方案。很顯然,他們也擔心宇航員會在火星軌道或者地表上炸成一朵燦爛的煙花。但登陸火星任務實在是太過重要,聯合政府的巨額投資打水漂了都不要緊,可它所代表的人類探索宇宙的動力無論如何也不能辜負。
航天總局最后決定盡量簡化登陸行動,原定的“兩組登陸工作,兩組軌道輪休”的任務方針被直接改成了沒有輪休直接開始。火星表面的任務時間也被壓縮到了二十五天而非原本計劃的兩個月。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載人登陸火星任務幾乎放棄了九成的科學任務,大家現在只求能夠讓宇航員們安全抵達火星,然后再安全回家。
就算這次探索被批評是虎頭蛇尾也沒關系,至少不能因為量子釋能綜合征徹底阻嚇住人類探索宇宙空間的勇氣。
唐慶隆忽然一愣這事兒好像不太對勁。
聯合政府和學術委員會一起強行推進火星載人登陸計劃,是因為“科技發展的長期緩慢”可能是大崩潰的觸發條件。而現在,大崩潰的發病機制已經基本被確定為量子傳染病那為什么還要繼續強行推進火星登陸計劃
唐慶隆看著自己桌上的一系列計算報告,然后深吸了一口氣。
不要什么事兒都往陰謀論上去帶。他這么告誡著自己,火星載人登陸計劃已經投了這么多錢進去,就算是往水里扔,至少也得聽個響吧
火星軌道和地球軌道有角速度差,不登陸火星直接轉頭回地球,可能比登陸二十五天再返航耗時更久。
唐慶隆這么說服著自己,然后重新把注意力放在了面前的資料上。
就在他開始看著物理所磁場加速器最近兩次實驗數據的參數對比圖時,唐慶隆的院士包忽然振動了兩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