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人機通用空間的神奇作用下,兩個相隔超過5.7億公里的星球之間開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水資源大轉移工程。
燕飛已經將通用空間的物體轉移能力調整到最大,只是一秒鐘就能將31.4立方千米的水從木衛二轉移到火星上,一天24小時不停運轉,可以轉移的水資源總量就是271.3萬立方千米。地球上的水資源總數是13.8億立方千米,如果燕飛利用通用空間進行轉移的話,只要508天,就可以將地球上的所有水資源全部轉移一空。
當然,火星原本的體積就比地球小,表面積也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將火星完全開發出來,需要的水資源只要地球總水資源的八分之一就可以了。加上燕飛之前已經在火星上弄出了一些水資源,所以燕飛實際上轉移到火星上的水資源只有地球水資源的十分之一。也就是1.4億立方千米左右,按照燕飛現在的效率,大約51天左右,就可以完成這項史無前例的壯舉了。
結合火星的地形地貌,等到火星水資源轉移完畢后,火星上將形成一個連在一起的巨大海洋,它的平均深度將達到2000米。到那個時候,火星海洋面積將達到火星總面積的80%,剩下的20%將成為火星上的陸地。這些陸地的位置經過燕飛的計算,它們距離海洋非常近,會一直受到海洋的影響,不會出現地球上的沙漠等惡劣自然環境,這20%的土地都可以被燕飛利用起來。
通用空間轉移物體原本需要的能量不會太大,但燕飛這次轉移的水資源實在是太多了,積少成多之下,需要的能量點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果每天24小時都進行水資源轉移的話,就算無人機母艦的能量塊再多,也只能剛剛維持水資源的轉移,將沒有多余的能量用于其它方面。
比如燕飛還需要自己的中型生產車間幫助生產高科技產品的核心部件,人工智能“夢幻”連接整個夢幻島系統也需要消耗部分能量,甚至就連楊奇利用輔助智腦的科技推演系統進行科技推演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燕飛再次出現了能量點緊張的情況,所以他不得不每天減少轉移水資源的數量,將通用空間和能量塊用到其它工作上面去。但這樣的話,水資源轉移的工程期將延長。但最多三個月時間,這項超級工程還是會全部完成。
將超級戰斗機送到木衛二上面之后,燕飛的無人機母艦就回到了火星上,繼續對火星的下一步改造。
在大量海水被挪移到火星上之后,火星上深度達到5000米以上的低洼地帶被大量海水淹沒,開始逐漸形成火星海洋。在地底之下,地心處巖漿的流動越來越有規律,火星上的磁場終于得到恢復。雖然這個火星磁場偶爾還會有強弱波動,但它實際上已經具有地球磁場的所有功能了。
在白天的時候,火星接收到遙遠太陽發出的光芒,使得火星表面溫度得到提升。外加從木衛二轉移過來的海水原本就有一定溫度,所以這些海水可以保持液態外形,同時還可以讓部分海水蒸發,變成水蒸氣進入空中,形成脆弱的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