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時分,禹跟拓來到龍潭頭,哨探來報,后面沒有大部隊,龍母放下心來,見面的第一句話,“龍母與龜丞相從海域遠道而來,禹略盡地主之誼送一點見面禮。“
拓捧上一個小布包,龜丞相偷偷的打開布包一看,是一顆帶血的蛇牙。完了,這蠢海蛇把事情辦砸了,龜丞相想,海蛇就算暗算不成,總能全身而退,至少也能拖住禹一段時間,讓禹遲到而理虧,不想海中出名的惡漢連阻一阻禹的行程也做不到。龜丞相倒吸一口冷氣。正在這時,禹似發現了什么,突然一個轉身,舉掌向龜丞相的頭頂拍去。笡的頭上冒出一道黃煙,暈到在地,片刻后復從地上爬起。一臉的蒙圈,不知發生了什么事。原來,食心蟲精珥元神出殼后,附在龜丞相身上,這幾天的反常行為是笡在作怪。
“我是為了人族與你們水族的生存大計而來的。希望你們幫助我治水并退回海里。”禹開門見山地分析道:“龍母的水域萬里,仙居的水域不過百里,移到百里水域的臣民能有多少只有治平洪水,泥沙不再流到海里,水族才有真正的生存空間,不然,就算水域有所擴大,跟著移民的水族生活無擾,但河流風浪一興,泥沙泛起流到海中,引起大部分留在海里的水族更大范圍的滅絕,難道龍母想放棄千年基業,萬里海城,永遠生活在河里只有幫同我們治平洪水、海域晏清、水族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間。”
電丞相連忙附和禹的口氣表示贊成,大勢如此,再說禹的分析合情合理,龍母大悟。
“還有一件私事要求龍母應允。”大禹接著說:“小徒拓跟隨我多年,人品才貌還過等去,他與你女兒嬈十分投緣,我們成全這對兒女,雙方作個親家如何”
堅如磐石的感情加政治聯盟,天下還有比這更好的婚姻嗎龍母滿口子的答應。雙方談判十分順利,不日就達成協議,五種魚類獻出魚籽,水族承諾不再興風作浪,暫時寄居于流河中,取青苔、河蟲等為食,并派嬈帶領族人協助拓探索水紋。人族養魚充饑,不再捕食魚類。
雙方和談成功后,人族大本營移到神仙居,婚禮在公盂巖舉行。后人描述公盂崖景致詞云
虞美人影公盂崖
公盂山崖如城池,連垣數里綿綿,儼然鐵壁銅墻,更比長城堅。
殘陽如影照巨崖,如鏡忽生丹霞。疑是老君鼎爐,九轉紫煙繞。
水族與人族握手言和,水災退去指日可待,拓與嬈的婚禮正是兩族和睦相處最好的見證,
故事講到這里,天上閃過一道閃電,老柯回首對他們說道“今天的故事先到這里了,我得上山搶田水去。”說完,就開始整理行裝。
前坑村距公盂村不遠,也就一小時多一些的山路,聽得他在雷雨天上山,引起了他們的興趣,問道“搶田水有這么重要嗎,需要冒著雷雨往山上趕”
他女兒也過來勸道“爹爹,現在是什么年代了,我們差這點田地的收入嗎”
老柯剛走到門口,怔了怔說“你們年輕人不懂,天水田就靠天吃飯的。”
歐陽老板來勁了,他的父母曾多次給他講過當年當知青時如何搶田水的事,于是說道“老柯,我也跟你一起上去看一看,上面有住的地方嗎”
“雷雨天上山,不怕被雷擊”金華斌有些后怕,道“搶田水在縣志里看到過,我也想去,要不等雷歇了吧
老柯笑了笑說“轟天雷不打人,滾地雷才嚇人。”
三人與幾個膽大的驢友一起穿起雨衣,晚飯后迎著雷雨上山。
路上,老柯給大家解釋了原因,有不少田在山坡完全靠下雨來灌溉,這些田叫山塝田,俗稱“天水田”“雷公田”。高山坡上的稻田在冬天蓄不了水,春雨來了,哪怕是半夜三更,電閃雷鳴,只要山上有了水,農民便急忙從床上爬起,戴斗笠,披蓑衣,牽耕牛,扛犁轅,一步三滑,直奔坡上稻田。插型,套枷,喝牛,沿著田塍一路翻耕。為搶田水,并形成一種民俗。栽秧時節,春雨貴如油。雨大無法點燈,更不能打火把,只能借著閃電的光耕田。任憑電閃雷鳴、大雨傾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