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山上搶水的農民,都互相打起吃喝“喔嚯嚯,喔嚯嚯”,有的還聲嘶力竭地吼山歌春雨歌
對面后生哦唉聽清楚勒
秧苗無水栽不成勒
誰知老天哦唉開了眼勒
及時大雨賽甘霖勒
閃電就是哦唉金十兩勒
打雷送下銀百斤勒
天上落的哦唉不是雨勒
好像大米撒頭頂勒
歌聲、雷聲、雨聲、風聲齊奏,只見那牛鞭揮舞,人牛穿梭,泥坯翻滾,斗笠吹翻,都無顧及。有人寫詩描繪了搶水的情景:
夜半撣水犁田忙,
牛鈴叮當搖春光
雨汗交加流進嘴,
說是咸澀卻又香。
搶水的農民牽牛沿著田耕出五尺多寬后,用釘耙將泥坯耘為稀泥,再拿扯盆在田邊堆上掩塍,保住田水。
驢友雖沒扛過鋤頭,但力氣不錯,五六個人一起幫忙,不到一個小時,就把田水給搶下來了,不過,全身都被大雨澆了個透。雖是晚春,可還是冷,老柯過意不去,拉大家到下坪他的農家樂中,生起火堆給大家烤火。外面大雨傾盆,火堆上烤著紅薯,大家追著他繼續白天的故事。
“婚禮在公盂舉行。”老柯指了指周圍道“傳說就是我們現在住的公盂村。”
老柯把頭轉了轉,看著門外的瓢潑大雨道“婚禮在大雨中舉行,雖然水災沒退,但人人都興高彩烈,冒雨等著新娘的到來,龍女的美麗可是名動三界的。
唯一的小妹出嫁了,龍母與她的四個哥哥,四溪的龍侯萬份不舍,于是,用珊瑚與珍珠給她打造了一把椅子,又因大雨,所以,在椅子的頂上加了個蓋子,四個哥哥在椅子兩邊穿上木棍,吭哧吭哧地把妹妹抬到了公盂,傳說這就是花轎的起源。”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