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如徐部長所說,他要是因為這份戰略建議書惹來了似陳誠這等人物對他何某人發難,捉住建議書中對付桂系的那部分內容不放,大做文章,再給他扣上一個“戰時內斗,兄弟鬩墻”的大帽子,并且企圖以此為借口趁機吞掉何煒的突擊總隊,那縱然何煒背后有軍政部的何敬之何部長撐腰,可也足夠何煒喝一壺的。
總之,何煒才聽了徐部長的痛罵和分析后,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這次事情辦的多少是有些莽撞,或者說過于激進了。
當然了,徐部長倒是也生出了愛才之心,加之在反復品讀何煒的戰略建議書后,不但對何煒在其中提出的戰略建議表示贊同,也深知國府方面若要參考何煒的戰略建議書對戰略方針做出部分調整,也非得常委員長拍板不可。
所以,出于抗戰大局的考慮,他還是答應了替何煒向委員長侍從室轉交這份戰略建議書的請求,但徐部長還是要求何煒將戰略建議書的內容做出刪改,整出一個“綠色版”方才可以交給侍從室。
對徐部長的這個要求,何煒自是沒有答應,他在戰略建議書中說對付桂系,自然是為了吸引眼球,促使看到這份戰略建議書的戰略決策者能出于對外抗日和對內解決桂系的雙重出發點而盡早調整戰略,向廣西方向增兵。
現在要是把吸引眼球的部分給刪減了,去掉了戰略建議書中的“猛藥,”那這份戰略建議書豈不是成色大減,他何某人的目的也難以達到了
對此,何煒自是與徐部長據理力爭,直截了當的表明了說他在戰略建議書中增加對付桂系的內容,就是希望委員長看了之后能盡早向廣西方向增兵,而他又表明,之所以還在戰略建議書中提出日軍不會以空降兵襲擊陪都,實則也是希望他的突擊總隊能在國府中央向廣西增兵時解除陪都的反空降戰備任務充當前鋒,去廣西和日寇一決高下。
當徐部長得知了何煒的“良苦用心”之后,也頓時明白了何煒的真實用意。
徐部長自是一等一的聰明人,他太知道常校長的心思了,在常校長看來,日軍是頭號大敵,可國內的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個早晚都要解決的麻煩,而何煒在戰略建議書中提出的增派中央軍精銳部隊進入廣西的戰略意見對常校長來說顯然是極其具有吸引力的。
如此一來,常校長一旦對何煒的戰略建議書心動,那中央軍部隊進入廣西,增加廣西守軍力量的概率就很大了,總之是不管出于什么動機,只要能向廣西方向增兵,那對于廣西的抗戰局勢就是好的。
于是,徐部長也不再要求何煒對戰略建議書進行修改,不過,這份具有危險內容的戰略建議書他徐部長也不敢直接轉交給侍從室。
畢竟,這東西過手的人越多,內容露出去的概率越大,一旦里面對付桂系的相關內容露了出去,到時候不但何煒要倒霉,他徐部長作為轉交人必然也會跟著吃瓜落,這也是徐部長最初要何煒弄出一個綠色版戰略建議計劃的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