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何煒也無甚辦法,誰叫他的部隊擴充的太狠,架子拉的太大呢
故而,新分配來的軍校畢業生只能先直接把他們分到五個新兵補充營當排長,至于這些軍校畢業生本該在軍官教育大隊接受的加強教育,則只能由幾個新兵補充營內原有的軍官言傳身教了。
目前何煒的首要工作還是加強針對廣西方向的備戰,第一補充兵訓練處存在的這些問題也只能留待以后解決了。
而突擊總隊本身,那自是沒什么說的,肯定是繼續加強訓練,特別是各種火器的實彈射擊訓練和手榴彈實投訓練的強度,耗彈量進一步的提高,何煒規定,全總隊步兵部隊各種火器的實彈射擊訓練頻率提高為三天一次,炮兵部隊的實彈射擊訓練頻率提高為五天一次。
何煒這么不惜代價的加強部隊的訓練,自是為了在可能調動到廣西參戰之前,盡可能的提高官兵們的技戰術水平,平時多流汗,多真槍實彈的訓練,戰時真刀真槍的和日軍干起來的時候才會更有把握,才能少流血。
何煒麾下的部隊在緊鑼密鼓,熱火朝天加強訓練的同時,他的那些后方實業也沒閑著,也陸續按照戰備要求全面運轉起來。
在何煒的命令下,由丁倫士擔任處長,負責統管這些后方實業的總務處也做出了相應的戰備準備工作,已經開始投入運行的被服廠開始為突擊總隊生產國軍制式的冬季軍服,衣,襪和防寒用軍毯。
一些國內少有的,無法自行生產的緊俏藥品和各種衛生器材陸續在丁倫士的運作下,通過各種千奇百怪的走私,黑市渠道陸續運到了總務處的倉庫中以備戰時之需。
至于總務處下屬后方傷兵醫院的那些醫療醫務人員也在積極備戰,在突擊總隊的軍醫處主任兼前方野戰醫院院長凌志的協調下,一批原本在傷兵醫院服務的,由陸軍軍醫學校培養出來的看護兵在經過臨時突擊訓練后被分配到了突擊總隊,且按照每個連一人的分配原則,被補充到了突擊總隊的各個連隊擔任衛生員以加強突擊總隊基層連隊的衛生勤務能力,前方野戰醫院也開始加強各種戰時衛生勤務業務的訓練。
可以說,何煒麾下的突擊總隊,第一補充兵訓練處和總務處,皆處在了一種“命令未到,戰備先啟”的狀態中,緊鑼密鼓的進行著各種臨戰準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