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熙從冀州帶來的官吏們的運作下,北新城開始脫離之前的草臺班子的形象,開始走正規,有了一郡治所的雛形。
開始的日子里,各個部門尚不熟悉,顯得有些混亂,但北新城的百姓卻出奇地配合,讓見慣了世面的冀州官員們驚訝不已。
要知道,在當地推行政令,尤其是屯田涉及到勞役和開荒等極為敏感的事情,要是沒有有名望的當地士族配合,阻力會非常大,往往很多事情拖延數年,都不見起色。
然而北新城的百姓對袁熙極為信任,對于北新城周圍開辟荒地,開挖河渠等需要百姓出工出力的勞役踴躍參加,很快大規模的開荒就開始了。
容城和范陽經營時間尚短,響應的人相對少一些,不過袁熙采用了另外一個措施后,也有越來越多的百姓協助兵士屯田。
當日結算報酬。
袁熙不顧一些官員的反對,對于參加墾荒的百姓,除了一天管兩頓飯外,還開了私庫,一天額外數文錢的報酬,當日結算,百姓聽聞后蜂擁而來。
有官員勸導說,這樣下去入不敷出,不是長久之計,只怕一年多后,私庫就會用光。
袁熙卻有自己的想法,建設初期不投入,后面便會拖慢進度,現在萬事開頭難,只要走正軌,多投入一點,后面便能得到更多的好處。。
何況只要撐過從春耕開始的半年,后面還有一個發橫財的好機會。
打下易京
里面光糧食就有數百萬石,其他好東西還不知道多少,到時候能分到多少,就看戰陣各憑本事的軍功了。
不過當前他先要解決的,是可能前來騷擾偷襲的敵人。
他將麴義趙云太史慈集中起來,如今三人一人主防一城,每隔一段時間換防,剛剛夠用。
他開口道“對于接下來的打算,我是這么想的。”
“現在三城周圍的荒地已經開始開墾,面對的主要有兩個問題。”
“一是需要修建相應的水利設施,開挖溝渠,但眼下天寒地凍,河溝難挖,但如果錯過了春耕,莊稼收成便不會好。”
麴義出聲道“內政方面我不懂,你不會找個熟悉此道的士族”
袁熙心道我當然知道,關鍵是手里沒人啊
前世的土木知識,在如今的小農經濟社會幾乎完全施展不開,只有這個時代的人,才能改進適合這個時代的技術。
袁熙現在無比希望,身邊要是有陳登這種精通農學的人才就好了
他開口道“我有辦法,也不會找你們了。”
“我決定讓部分軍士去修河渠,同時支付酬勞。”
這就是募兵制的做法了,勞役不給錢,兵士也會不滿。
趙云出聲道“我們的錢糧不夠。”
袁熙點頭道“所以我們需要另辟蹊徑,如何掙錢,大家先好好想想,明日再碰頭說一下。”
“第二個問題,就是隨時可能來騷擾的匈奴人,公孫瓚軍和黑山軍。”
“尤其南匈奴的于夫羅,曾經依附董卓,和家父為敵,這梁子是解不開的。”
“帶來的三千兵,加原來的一千五百人,正好一城一千五,為一屯。”
“但問題就在于,要是都去種田,敵人來了根本來不及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