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袁尚目瞪口呆,在場眾人之中,絕大部分人也是就在剛才這一刻,才得知全部內情。
包括劉和,包括在馬車里面的環氏母女。
聽袁熙說完,眾人腦子里面涌現出的的第一個念頭就是。
荒謬
太荒謬了
一點都不按常理出牌,完全打破了眾人對于士族行事的認知。
士族大部分都是好面子,要名聲的,但當一個士族,還是頂級士族,把這些枷鎖都拋棄之后,做事會離譜到什么程度,直到這一刻,眾人才有了充分的認識。
士族聯姻,需要雙方家族支持,互相成就,但偏偏袁熙不需要。
他本就是袁家大族子弟,多一個甄家不多,少一個甄家不少,何況甄家早讓他搬空了。
當然,甄宓名義被趕出甄家,也是權宜之計,將來未必不能歸宗,但為了成婚時有個名分,袁熙還特地給她找了個義母。
甄宓認環氏為義母,一石數鳥。
本來袁熙從曹操手里要回環氏,是打著解救邊讓遺孀的名號,奈何被別有用心的人污蔑成母女通吃。
后來袁熙讓曹嵩逐出環氏,更是坐實了這個謠言,一時間名聲降到低谷。
但袁熙只用了一招,便輕輕化解。
讓未過門的甄宓,認環氏為義母,利用邊家的名分。
這樣不僅澄清了袁熙解救環氏的動機,而且迎娶的甄宓成了邊讓遺孀義女,更讓袁熙占據了道德的高地。
因為從此之后,他是要把環氏當義母奉養的。
這樣一來,他便極可能得到同情邊讓的士族的擁護,從而繼承邊讓的所有政治遺產
袁尚脊背發涼,這么離譜到天際的主意,是怎么想出來的
馬車里面的環氏摟著曹憲,心情復雜。
原來袁熙是如此深明大義的人嗎
自己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環氏不禁羞愧無比。
而更讓眾人想不通的是,張氏的魄力。
為了配合袁熙,竟然甘愿將女兒改換門庭,還將甄家家產都送了,這是為什么
她就不怕甄家竹籃打水一場空
張氏迎向袁尚的目光,面色坦然。
甄家既然已經卷入袁家家事,便不可能獨善其身,只能選擇站隊。
從明面,袁尚作為將來的冀州之主,肯定比袁熙有前途得多。
但是張氏卻不這么想。
她得知甄榮被欺騙的事情后,便知道袁尚此人,只是把周圍的人當做可以隨意利用拋棄的棋子。
甄家的力量對袁尚來說不值一提,所以隨時都可能會被放棄。
但袁熙就不一樣了,他處于升期,對他的每一筆投資都是寶貴的,將來都可能收獲豐厚的回報。
當然也有可能血本無歸,但做生意哪有不冒險的
而且最關鍵的是,袁熙對張氏許下了極重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