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狠人,自成名以來,誰都敢惹,咱們別不張眼碰去。”
閻柔點頭贊同,對此頗感頭痛,“那兇虎對南匈奴頗為不滿,還殺了劉豹,按道理說,應該不會對我們太過苛刻。”
“但就怕他對異族全都看不順眼,要是我們湊過去交好,熱臉貼了冷屁股怎么辦”
鮮于輔說道“所以說要未雨綢繆,烏桓都跑去鄴城提親了,咱們已經落后了。”
“好在那兇虎麾下,有兩條線可以打通。”
閻柔聽了,出聲道“我明白,一是我們的舉主劉侯之子劉和。”
“但私下聯系,需要慎之又慎,其固然是劉侯之子,如今又在兇虎手下做事,但袁氏和劉侯關系,也不見沒有嫌隙。”
“兇虎很可能只是利用劉和,賺取名聲,要是我們私下結交劉和的事情敗露,反而會使其受到猜忌,從而害了他。”
閻柔的擔憂不無道理,易京之戰前,公孫瓚其實就失去了對幽州的控制,因為彼時劉虞舊部全部趁機起事,勢力極為龐大。
閻柔,鮮于輔,鮮于銀,齊周等人,皆是獨當一面的將領,他們擋住了要去救援易京的公孫瓚部將鄒丹,斬殺四千余人,以致易京之戰時,公孫瓚一方只有黑山軍相助。
這群和劉和關系密切的人,已經是一股不能小視的勢力,他們想要投靠袁氏,必然要小心翼翼,免得被懷疑抱團,另有所圖。
鮮于輔聽了,出聲道“確實如此,所以我打算先去找一個頗受兇虎重用的人。”
“田豫田國讓。”
“我聞其在徐州廣陵立了不少功勞,應該已經成了兇虎的得力臂助。”
閻柔聽了,擔心道“我素知你與那田豫交好,但是當初他可是公孫瓚手下,如今投靠了袁氏,會不會其中有些風險”
鮮于輔想了想,說道“田豫素來義氣,而且我們總要投石問路的。”
“為防萬一,我先獨自發書于他好了。”
閻柔聽了,只得無奈的點了點頭。
這幾日袁熙等人,卻是離開了漂榆邑,北到了泉州城內。
這泉州乃是幽州漁陽郡有名大城,盛產鹽鐵,地處后世的河北通州。
而后世更有名的地處福建的泉州城,此時在揚州境內,名字叫東安城,直到隋煬帝時期才改名泉州。
袁熙領著眾人,騎馬巡查泉州城池,發現處處都是河流溪水。
在這個這個時代,城池周圍水系都極為豐富,尤其是泉州城,更是有多條支流,難怪會成為京杭大運河的。
豐富的水資源不僅讓當地糧食豐收,更是促進了冶鐵等商業,從而城池規模日漸龐大。
袁熙安排了近百鐵匠學徒留在泉州,并讓劉和安排城內官員任免,只拿不準的事情來找自己。
倒不是說袁熙完全信任劉和,而是這樣做,劉和反而不敢徇私,只會想方設法平衡各方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