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鮮于輔帶著幾十騎入城,直接來面見袁熙。
袁熙仔細打量,發現閻柔也是身形高大,臉型粗獷,眼眉很是立體,兼有漢人鮮卑的容貌特征,怪不得能被兩邊接受。
其實在邊地,漢胡血統早已經混雜不清,誰也說不清祖溯源會到哪里,在漫長的歲月里,兩邊的風俗習慣,也開始漸漸融合起來。
眾人分別坐定,袁熙對閻柔拱手行禮道“久聞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將軍有什么要求,盡管開口,熙定當盡力。”
閻柔坐直身子,開口道“感謝使君抬愛,柔只求有一立錐之地足矣。”
閻柔敢說,袁熙可不敢信,條件開的低了,誰愿意效忠自己
他開口道“聽聞將軍是廣陽人”
閻柔答道“正是,閻家久居邊關數百年,其間漢胡通婚,存續至今。”
他說這句話是,心里還有有些七八下的,雖然袁熙早先和鮮于輔談的很好,但是誰知道他會不會拉一個打一個
如今閻柔鮮于輔選擇也是不多,連劉和都歸附了袁熙,自己這些人想要立足幽州,總要有個依靠。
閻柔已經做好了賤賣的準備,沒想到袁熙開口道“兩位如今寸功未立,難以服眾,我想暫時委屈兩位,請鮮于兄為廣陽太守,閻兄為山谷太守,如何”
谷郡在漁陽郡西,廣陽在漁陽郡東,三郡相連,閻柔和鮮于輔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喜色,連忙答應。
太守已經是二千石官職,雖然比閻柔先前那個搶來的烏丸校尉差一些,但畢竟是有袁家明正言順背書的。
不過雖然如此,閻柔也是心頭微微有些失落,因為烏丸校尉這個職位名頭大一些,能夠調動烏桓牧民,其次閻柔心里,還是希望能和塌頓單于對抗的,畢竟兩邊都要爭烏桓的領頭人。
袁熙看了郭嘉一眼,郭嘉會意,對閻柔鮮于輔道“將軍可知這廣陽漁陽,漢民和烏桓鮮卑的關系如何”
閻柔遲疑了一下,說道“據實說的話,其實關內各族混居,早已經難分彼此,大家所苦者,其苛捐雜稅,兵役勞役更甚,對于兩族分別,甚至漢庭是誰當家做主,幽州大部分邊民,并不是很在乎。”
袁熙心道這倒是實話,彼時若沒有世代血仇,其實邊民并不注重民族之分。
郭嘉又問“那關外那些人呢”
閻柔道“關外游牧為生,每逢氣候變冷,牧草不生,便會入關劫掠,關內便民苦不堪言。”
“他們劫掠時,可不會分漢民還是鮮卑烏桓,所以在我們看來,雖有同為一族,但心并不齊。”
袁熙聽了,微微點頭道“關于這點,我有些想法。”
他簡略說了開挖溝渠,廣種稻田,將其作為長城之后第二道防線的做法,最后道“這樣的話,將來廣陽漁陽,便可有效防止北面外族襲擾,同時半耕半牧,應該會比現在生活好一些。”
閻柔聽了,說道“使君想法確實高明,唯一麻煩的,就是頗為消耗人力物力,且最少需要數年,甚至十年時間。”
鮮于輔也擔憂道“開挖河道,需要征發勞役,只怕不是所有人都能擁護。”
袁熙明白兩人說的都是事實,打下一地后,需要安撫當地百姓,減免數年租賦以收買人心,方位方策,哪有這樣來就大興土木的
要知道,征發勞役,最容易引起民變,需要慎之又慎。
郭嘉出聲道“公子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才對兩位委以重任。”
“這不是簡單的征用勞役,而是有報酬的,至于百姓愿不愿意,就看他們的選擇。”
等郭嘉將條件一一說出,閆柔鮮于輔臉越發驚訝。
因為如果這些條件能夠兌現的話,將會有很多百姓爭搶著去服勞役
漢末的幽州并州邊民,其實地位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