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局勢開始漸漸一邊倒,我這邊慢慢積累了勝勢,最后鄒丹大敗。”
“恕末將直言,那個時候都是成群的混戰,什么軍陣配合之法,都施展不開。”
袁熙聽了,若有所悟。
閻柔講的這個例子,其實很是極端,他將雙方擺到了一個水平線,然后掄拳互毆,看誰先倒下。
真實的戰場,從雙方的心理,到心態目標,到承受底線的對比,到小股部隊配合,有太多自己需要深思地方。
首先從心理博弈,戰場對雙方來說,要知己知彼,如果想要克制對方,便要讓對方產生誤判。
閻柔所說的,是在雙方實力都透明的情況下,用最強的力量,打穿敵人最薄弱的點。
如果敵人自然也知道這些,那便要戰前謀算,為了迷惑敵人,便要隱藏自己的實力。
示弱藏鋒。
就像當日麴義擊敗白馬義從,就是將他的先登死士躲在盾牌后面隱藏起來。
這讓嚴綱產生了誤判,以為對面盾牌后面的兵士只是普通兵士,結果接近后,才發現軟柿子變成了硬釘子,就這樣踏入了麴義的陷阱。
最后到了戰場,就像閻柔說的大規模混戰,雙方沖突在一起,只有個人能互相照顧,這個時候,以這個人數為單位的戰力,便決定了戰場勝敗
袁熙腦子突然冒出了一個詞,戚繼光的鴛鴦陣
雖然對面的敵軍不是倭寇,不能硬搬戚繼光的兵種武器,但道理是一樣的。
就像長槍陣不適合山地,刀盾兵不適合平原一樣,在復雜地形,復雜情況下,幾種兵種互相配合,便能發揮出大于同等兵種的實力。
在黑山那種復雜地形,大規模軍陣之法可能會適得其反,而小隊之間的配合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自己回去后,要好好和沮授談一下練兵的事宜了。
最后便是雙方的心理博弈。
讓對方產生誤判,主動漏出破綻最好,這些功夫依靠戰前謀算,好多時候戰爭的勝負,在戰前就決定了。
袁熙之所以這么急迫,便是當下留給他的時間太短,機會太少,他接下來很有可能要獨自面對黑山軍。
但他目前為止,幾乎沒有打過只依靠自己力量的大仗。
從擊敗田凱公孫瓚乃至孫策,都是以袁氏軍隊為主力,袁熙只是輔助。
至于擊敗偷襲北新城的黑山軍,也是依靠守城反擊,用流言偶然間動搖了對方軍心,才一舉獲勝。
但接下來就不一樣了,袁熙要依靠自己的兵力進入黑山,獨自面對此時和呂布齊名,并稱兩大飛將的張燕,及其麾下的數十萬黑山軍。
冀州到時也許會出兵,但有袁尚在,袁熙不能指望對方盡心盡力幫自己,反而要防備對方使絆子。
對付黑山軍這股勢力,需要多管齊下,才能以小博大,博取為數不多的勝機。
袁熙想到這里,心道要不是形勢所迫,自己真的不想如此倉促出兵,但這也是創業之初的艱難時期,無法逃避過去的。
曹操起家之時,比自己面對的困難要多的多,其生生經過一場場血戰,逐漸提高自身實力,才能最終在諸侯逐鹿中脫穎而出。
大浪淘沙,火煉真金。
袁熙想要打通幽州南下的通道,接下來只能用黑山軍這把烈火,來試試自己的成色。
到時候是練成真金,還是燒成虛無,皆看自己這些年的積累了
想到這里,他對閻柔誠懇道“接下來幽州會有一場大戰,還請閻兄助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