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匠學徒們將環首刀打磨出刀刃,在刀柄纏麻布,這磨刀就花了幾個學徒一個多時辰的功夫,一柄環首刀才做好。
領頭的鐵匠雙手將刀呈,給袁熙等人觀看,袁熙接過刀,揮砍劈刺了幾下,感覺重量頗為順手,不由點了點頭。
他將刀交還給鐵匠,說道“開始吧。”
鐵匠忙將刀接過,交給一旁等待的幾名軍士。
這些人是田豫挑選出來,皆是精通刀法,其中一人拿起刀,走到鐵匠鋪后面的院子中央。
院子中豎著木樁,鐵柱,木板,甚至還有蒙著鐵甲和皮甲的假人。
那人舉起環首刀,依次向著木樁鐵柱進行揮砍捅刺各十次,一旁的學徒等結束后,前拿著鐵尺將痕跡測量劈砍效果,以及刀身的損傷,并將其記錄在竹簡。
這是袁熙提出的對此測試,一切新的鍛鋼方法,合適不合適,最終都看數據結果而定。
十幾項測試做完后,幾名軍士輪流拿著環首刀對著鐵柱全力揮砍,在砍到一百多下時,環首刀終于經受不住,啪的一聲斷為兩截。
圍觀的眾人臉都露出了一絲惋惜之色,但更多的是喜悅和驚奇。
惋惜的是,這環首刀無疑是把好刀,就此這么斷掉,實在有些可惜。
喜悅的是,這把刀承受的劈砍次數,比一般的刀強了太多,雖然斷了,但依照此法,便能鍛造出更多的好刀
要知道,這種打造出來的百鍛鋼刀,戰場也不是人人都用得起的。
比如曹操的青州兵,武器就良莠不齊,有的甚至還有青銅武器,曹操手下將領就曾抱怨過,有些士兵武器大力揮砍幾次后斷了。
一般來說,全力刺擊揮砍幾十次不斷的,就已經算的等利刃。
而剛才這把環首刀,在應用了超前于這個時代的灌鋼法和淬火法后,只在耐用度,就硬生生提高了數倍
這就表明,一個兵士在戰場幾十全力揮砍到力竭,兵器也不會出問題。
他對面數倍的敵人,則會面對武器斷折的危險局面。
在全甲重步兵的對決中,將是決定性的關鍵,大家都有甲胄防護,誰的武器完好,誰就能決定對手的生死。
一眾鐵匠也是掩飾不住臉的激動,一起看向袁熙。
袁熙臉露出笑容,對說“做的不錯,”
“等將所有的淬煉方法都一一試驗改進,找到最合適的,便可以大規模應用了。”
“將來戰場之,將士們的生死存亡,都有你們的一份功勞。”
“等事情完了,爾皆有重賞,子女皆可進入義學。”
眾人聽了,掩飾不住臉激動,齊聲道“愿為使君效命”
袁熙也是心情很好,煉鋼法試驗成功,也會促進煉鐵法的的改進,煉鋼煉鐵,本就密不可分。
煉鐵的改進,從軍事來說,不僅能產出更加堅固結實的鐵甲片,還能生產更加耐磨的車軸等運輸工具,同時也能推動生產活動,最直接的,便是鐵制農具的制造技術,也會得到改良,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更堅固的鐵,意味著更多的鐵制工具,比如當下挖土工具多用鐵鍤,這是類似于矛頭的厚鐵條,就是因為鐵的強度不足,只能增加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