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望著江北的廬江郡治所皖城,眼睛微微瞇起,對身邊的周瑜出聲道“公瑾,你說我們現在打皖城如何”
周瑜思索一下,隨即搖頭道“皖城為廬江治所,我們以水軍為主,只怕是難以打下來。”
孫策一拍船舷,“但是劉勛這人,我看著很不順眼,尤其是袁術當初許諾我的廬江太守,便是為此人所奪,現在每每想起,都讓我如鯁在喉”
周瑜安慰道“伯符,事情都過去了,再說當時袁公路擺明是不想給伯符地盤,即使沒有劉勛,也有張勛王勛。”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伯符若在廬江,也占不下如今的江東啊。”
“為今之計,還是要先打下江夏,占住這荊州要地為上啊。”
孫策微微點頭,“公瑾說的是,但皖城在此處,萬一出兵截斷我們退路,我們便進退不得,這讓我寢食難安啊。”
“何況當初兇虎信中,約定他取濡須口,我取皖城,方能一東一西,控制住巢湖通往長江的出口,遏制袁術。”
皖城位于皖水之畔,皖水向東匯入長江,其河口被稱為皖口,也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金陵屏障安慶。
孫策和袁術決裂后,劉勛為了阻據孫策,便把廬江治所從舒縣遷往皖城,這樣一來,他可以從皖城出兵封鎖皖口,截斷長江。
即使孫策勉強沖過去,后面的補給線也要面臨嚴重的威脅。因此倘若不解決廬江的問題,西征江夏便很難實現。
孫策嘆道“如今兇虎已經打下濡須口,北上合肥,我若是不打皖城,豈不是被他說我背信棄義”
周瑜聽了,笑道“皖城當然要取,但是不能力敵,只能智取,畢竟是廬江治所,非其他城可比。”
“而且我們也不能著急,要徐徐圖之,不然傷亡大了,兇虎反過來壓制我們怎么辦”
“所以我看兇虎當初把皖城讓給我們打,未必是安著好心。”
“打是要打的,但是什么時候打,什么時候攻,什么時候放棄,便很有講究了。”
孫策目光一閃,“那公瑾說,我們如何去做”
周瑜聽了,說道“咱們就此堂堂正正過去,然后給劉勛送信,說去征討黃祖,并無意于廬江郡。”
“我們將船只補給完全不設防,而且同時給劉勛送去重禮,其必然會相信我們。”
“同時信中說,如今江北遭受蝗災,豫章郡海昏縣的上繚很富裕,建議他去攻打。”
孫策聽了,疑惑道“公瑾啊,劉勛本來對我就有所防備,我讓他去打豫章,他怎么會信我”
周瑜笑道“理由有二。”
“一是江北大蝗,糧食盡無,劉勛得了劉曄投靠,劉曄來時,還帶著鄭寶的近萬人馬,他劉勛如何養的了這么多張嘴”
“所以他急需一個富庶的地方搶糧。”
廬江有豪強鄭寶,擁兵萬余人,屬下劉曄為謀主。
劉曄此人,被許劭稱贊有治世之才,當初盡心輔佐鄭寶的,還邀請魯肅一同效力,但自從魯肅應周瑜之約,投靠孫策后,兩人就分道揚鑣了。
劉勛當上廬江太守后,鄭寶卻不想為之效力,而是選擇渡江南下,投靠孫策,這卻是和劉曄的想法背道而馳。
至于劉曄真正的意圖是什么,外人已經不得而知,但最后的結果就是劉曄用計殺死了鄭寶,帶著鄭寶的兵士投靠了劉勛。
孫策此時聽到周瑜提起劉曄名字時,臉色陰沉,狠狠一拍船舷,“劉曄可惡,壞我大事,若讓我抓住,必然將其碎尸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