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突然之間,感到有些后悔了
楊奉韓暹被殺,徐晃知道劉關張厲害,自己即使拼死力戰,也沒本事報仇。
加之被袁熙俘虜,他早息了心思,想著茍且偷生也罷,茍延殘喘也罷,投降袁熙總比投降殺死楊奉韓暹的劉備,讓自己來的心安點。
結果到了袁熙軍營一看,袁熙這義弟竟然是劉備女婿,這不是一家人么
他其實向袁熙低頭,乃是有所求的,現在看來,卻是難了
他張了幾次口,看到袁熙一直在和幾個謀士說話,也不好直接相求,正在糾結間,孫禮卻是帶著人回來了。
他過來對袁熙說道“大哥,兩位將軍的尸首,都已經找到了。”
隨即他氣哼哼道“我去找黑炭頭要韓將軍的頭顱時,他還想為難我,還是劉豫州過來答應了。”
袁熙聽了,對徐晃道“我想著楊奉韓暹兩位將軍和公明兄同儕,即使戰死,也應入土為安,讓孫禮把兩位的尸首要了來。”
“不若我們就地將其安葬,拜祭一番”
徐晃突然有些說不出話來,這正是他先前投降袁熙的目的。
徐晃自從隨天子車隊東歸,這一年多來,也不是沒人拉攏過他,但無一不是許以高官厚祿,金錢美姬之類。
但眼前這位年紀輕輕的兇虎卻是行事與眾不同,沒有許諾他任何軍職,但收斂楊奉尸首的事情,卻是讓徐晃極為觸動。
漢代之時,乃是二元君主關系,即天子和臣子之間是君臣,但卻和臣子的下屬不是君臣。
臣子和其下屬,才是君臣關系,下屬認舉主上司為君為父,關系極為親密,上司死亡,下屬還要守孝。
在這種情況下,呂布殺死兩任舉主,才會受到那么大的非議,如今徐晃之于楊奉,也是這種關系。
楊奉是徐晃舉主,雖有千般不是,但徐晃執門生臣子之禮,如果他不管楊奉尸首,便是不義。
他正糾結如何開口,卻沒想到袁熙卻仿佛已經猜到他的心思,提前幫他把事情辦好了
他深深躬身,對袁熙行了一禮,“晃深感使君大恩,永記不忘。”
袁熙心道自己果然猜中了,越是有本事理想的人,越是在乎精神上的東西。
從后世來看,徐晃就很注重名聲和世人的評價,自己只要對癥下藥,遲早會將其心思猜透
楊奉韓暹在合肥戰死,兵士折損大半,合肥被圍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幾百里外的壽春,城內人心浮動,有人已經在準備打算逃跑了。
無他,合肥離壽春太近了,而且誰也沒有想到,袁熙軍和劉備軍會從長江順流而上,冒著被截斷退路的危險,打到了袁術的大后方
袁術皇宮大殿之上,眾官皆是臉色難看,更難看的則是袁術。
他幾乎是在咆哮道“誰能給朕說說,為什么以前都說這最弱的一方,反而最先打到了我們跟前”
眾官聽袁術語氣,似乎是要追究先前建議攻打徐州之人的責任,不禁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當日議事,這可是群臣都贊同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