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屋里搬出竹椅竹幾,請黃承彥和書童坐了,又從封好的柜子里翻找了好一會,才找出幾只杯子來。
他面帶歉意,對黃承彥道“今日真是不巧,我正欲離開,卻把東西都收起來了。”
黃承彥見草廬里面的家具堆放的整整齊齊,說道“小友這是要遠游”
“為何不辭而別啊”
諸葛亮苦笑道“亮還以為老丈早就走了,畢竟離百十里外就在打仗,隨時會波及到這里啊。”
黃承彥哈哈一笑,“小友可是看低我了,我就是走,也要和小友說一聲。”
諸葛亮聽了,連忙躬身賠禮。
黃承彥又道“當日小友不是說,無論是黃祖還是張繡,皆能鎮守一方嗎”
“為何如此急著離開,是因為覺得兩人守不住了”
諸葛亮搖頭道“這倒不是,這次荊州雖然遭逢兩路強敵,但皆有其弱點,侵入荊州的可能性不大。”
“哦”黃承彥看了書童一眼,“犬女也是這么說的,且讓我聽聽小友的理由,和犬女是否相同”
諸葛亮一愣,心道一個未出閣的女子,也能有如此見識
怕不是黃承彥在幫自己女兒吹噓吧
前些日子,黃承彥通過徐庶等人結識了諸葛亮,過來幾次,和諸葛亮深談后,對其才華也是贊嘆不已,當即提出要將女兒許配于諸葛亮。
諸葛亮卻是有些猶豫,因為黃承彥說自己女兒容貌黃頭黑面,諸葛聽了,心道哪有這么說自己女兒的,這怕不是自謙吧
因為膚白發黑,丹唇皓齒,明眸細腰,才是當世的審美,而黃承彥本身相貌端正,還娶了蔡氏家主的長女,按理說生出的女兒,怎么也不該差了才對。
但要真是如黃承彥所說的話,其女相貌丑陋,好像也不是很大的問題,畢竟在諸葛亮看來,當世女子中,無論是漂亮還是丑陋,都不太可能理解自己的想法,那又有何區別
所以黃承彥后一句話,說自己女兒和諸葛亮才堪匹配,在諸葛亮看來,相比前一句黃頭黑面,更加不靠譜。
但黃承彥另一重身份,則是和劉表有親,這就比較敏感了。
四友也常常拿此事取笑諸葛亮,說他要是娶了黃承彥女兒,便可以一步登天,仕途一帆風順了。
諸葛亮是個極為自傲的人,他一聽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如果黃承彥女兒容貌上佳,自己娶了對方,倒也不會如何被人非議。
但如果對方真的很丑,那世人聽說自己娶之為妻,定然會認定自己是趨炎附勢,熱衷名利之徒,一念及此,諸葛亮的心思就淡了。
所以諸葛亮見這幾日黃承彥沒來,明明知道對方可能只是有事,但還是選擇離開一段時間,等于是拒絕了此事。
這顯然是一種逃避,所以當黃承彥再次提起女兒,話語中充滿了暗示時,諸葛亮干脆裝作聽不懂,解釋道“袁術攻張繡,孫策攻黃祖,局面皆很兇險。”
“但袁術兵疲糧缺,已是強弩之末,而張繡所率涼州軍身經百戰,且這一年來養精蓄銳,且據城而守,兩者相抗,縱使袁術兵力十倍于張繡,也難以攻下。”
“而江夏水路,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