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江東猛虎,但水軍是其所長,陸路卻是差上一些。”
“如今其一支軍水路攻夏口,一支軍陸路打西塞,兩軍需齊頭并進,步步蠶食,需耗費漫長時日,才能把全面控制江夏防線。”
“而今孫策卻是打得速戰速決的主意,兩路只要一路受挫,另外一路就很難呼應,聽說黃祖在夏口雖然小敗,但也只是稍損士氣。”
“西塞那邊更不用說了,孫策雖然親自帶兵擊敗了劉勛劉燁,但西塞背靠大別山,道路難走,對江東兵士來說,無論是士氣還是戰力都難以為繼。”
“而且其后續糧草輜重,更加難以送達,怕是無法繼續西進,據亮猜測,孫策很快會返回廬江籌糧。”
“不過現在孫策只怕認識到建立皖口到西塞路線的必要了,先前其怕是覺得單靠水路就能打穿夏口,所以將皖城給了兇虎。”
“但如今看來,皖口對于從陸路攻打江夏,非常重要,孫策對先前放棄皖口,現在一定是非常后悔。”
“要是他和兇虎因此發生齟齬,只怕天下形勢,還要發生不少變化。”
黃承彥聽了,笑道“小友所言,果和犬女想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小友就不想聽聽,小女是如何判斷出袁術和孫策這次不勝的”
諸葛亮好奇心起來,說道“愿聞其詳。”
黃承彥笑道“小女其實并無小友之能,如此明了天下局勢和各方勢力抉擇,她只是根據一點見微知著,做出了猜測而已。”
“其所依據的,就是這場天下討伐袁術大戰中那最為關鍵的人物。”
諸葛亮眼神一眨,“老丈指的是那兇虎”
黃承彥一拍大腿,“正是如此”
“小女說,那兇虎背后謀士,亦或本人,早在看開戰之前,就已經謀劃好了絕大部分情況,包括袁術和孫策攻打荊州之事”
“就拿沿江攻打合肥一事來說,其本來只要占據長江進入巢湖的濡須口便是,為何要大費周章和時日,去攻打上游幾百里的皖口”
“而且皖城如果不打荊州,其實對兇虎意義并不大,除非其也在打著同樣主意”
“小女思慮過后,認為兇虎有一個性格特點,就是此人看似每次打仗,都會拉盟友助戰,但絕不對在將最為關鍵緊要的地點,交到盟友的手里。”
“皖城之于孫策如此,合肥之于劉備也是如此。”
諸葛亮聽了,目光一閃,“女郎此言,確實眼光獨到,那依照這種看法,兇虎豈不是個自私自利之人”
黃承彥背后的書童聽了,下意識就要張口,醒悟過來之后連忙忍住。
黃承彥呵呵笑道“小女倒不這么覺得,說當今天下,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畢竟能做定論的,也只有但當事人而已。”
諸葛亮聽了,微微點頭,“確實如此,那兇虎名字雖然帶個兇字,但聽說之下百姓安居樂業,不比荊州繁庶之像差多少,也許其中,也有亮沒有看到的東西吧”
黃承彥又道“至于袁術那一路,就更簡單了。”
“其顯然那是想鳩占鵲巢,但且不說張繡不是省油的燈,若那兇虎也對荊州有所謀圖,絕不會讓袁術順利占據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