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默然,江東即使知道,說不定也會裝傻,畢竟孫策已經死了,對于敢背刺盟友的江東來說,十有八九不會為孫策出頭的。
想到江東的做派,陸遜有些郁悶,說道“這個時機對我們確實不好,江東可以在長江任何一處出兵,攻打江北任何一處,相比之下,我們調兵是不如對方快的,尤其是對方以水軍善戰聞名,即使打不到江淮,但防守長江是沒有問題的。”
眾人聽了,都是默然,陸遜雖然年輕,但這幾天打下了不少名聲,他的話確實反映了袁熙軍現在在江淮的困境。
袁熙見氣氛有些沉默,便轉向諸葛亮道“我想聽聽孔明的意見。”
聽袁熙指名孔明,眾人都是看了過來,他們其實并不了解,為什么袁熙突然找了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做軍師,而且軍師這個職位雖然出現的很早,西周便有此名稱,但之后其實軍中出現的很少,漢末官職多了,才重新出現在人們眼前。
這個職位明顯是和監軍是有些沖突的,所以袁熙的掾屬將領暗暗猜測,是不是袁熙專門拉出個人和陸遜打擂臺的
從年齡上看,諸葛亮還大著陸遜幾歲,但陸遜這兩年已經用連續數場大戰證明了自己,在軍中威望也日漸高了起來,按道理說袁熙要搞制衡,不應該是用郭嘉沮授這種德高望眾的人來擔任軍師嗎
但郭嘉不長于軍務,沮授又是陸遜老師,兩者都不合適,所以領找他人也屬合情合理,關鍵問題是,找來的這個諸葛亮,真的靠譜嗎
要是換做其他主公,可能下屬多少有些人心浮動,但在袁熙這里,下屬們雖然有疑慮,但是對袁熙本人的信任,卻是暫時壓住了這些擔心。
畢竟袁熙尋找的人才,從趙云到太史慈,從郭嘉到陸遜,一開始都是其名不揚,但都是投入袁熙麾下后,卻都在很短的時間內聲名鵲起,用一場場大戰證明了自己,也證明了袁熙的眼光。
諸葛亮環視場中了一圈,見眾人臉上顯露的心思都收在眼底,心道有袁熙這種主公,自己出山的阻礙,比先前所想的要小很多啊。
想到這里,他也不客套,出聲道“江東要打,而且要馬上打,將其打痛,痛到傷筋動骨,幾年之內都不敢輕舉妄動。”
“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老實起來,將我們看做一個不敢招惹的對手。”
“不然的話,只會讓對方氣焰囂張,得寸進尺,步步蠶食我們的地盤。”
“這一戰,目的是讓對方知道,圖謀我們付出的代價他們承受不起,打的對方人心不穩,這樣他們才會轉頭休養生息,暫停刀兵。”
眾人聽了,都是心中驚訝,他們沒有想到諸葛亮竟然是個堅決的主戰派
而且對方到底是真如此判斷,還是想要借著一場大勝豎立在軍中的威信
要是如此的話,不和那江東孫權的想法一樣了嗎
郭嘉出聲道“想法不錯,但萬一我們敗了怎么辦”
“到時候你所說的惡果,會全部反噬到我們身上。”
“亦或江東一直不死心,時時刻刻出兵騷擾,我們又如何應對”
諸葛亮想了一下,說道“我不敢擔保戰事處處順利,一點挫折都沒有。”
“但我認為,只要調配得當,以主公現在的士氣和兵士戰力,斷無輸給江東的道理。”
“何況江東能行背信棄義之舉,顯然是利益為先,他們沒有好處,怎么可能只憑一口氣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