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從那時候,就深切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以及無法縮短這種差距的悲哀,這種差距如此之大,以至于不是努力所能夠彌補,所以后來他對于生活雖然保持著一份進取,但卻多了一分順其自然的無奈。
這種態度不是放棄,更是明白了人有時候必須要認清現實的淡然,有些差距,光憑努力是沒有用的。
這種感覺,隨著袁熙重生來到這個時代,其實早已經被袁熙忘記,他總覺得自己應該就是天選之子,一切的挫折失敗都不會被自己原諒。
直到遇到了諸葛亮,袁熙方才回想起當年的初衷,他才再度意識到,自己其實也不過是個普通人而已。
普通人就應該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能力之外的事情,交給聰明人來做。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快挖掘出諸葛亮這種人的潛力,讓其盡快成為獨當一面的人才,人盡其用,自己只要安心做個稱職的輔助就好。
以諸葛亮在后世的表現,如果今后能發揮出一半,袁熙就非常滿意了,但袁熙覺得,以自己后世的眼界和知識儲備,如果做好給諸葛亮等人拓寬眼界的工作,誰又能說,其不能比后世做的更好呢
后世的諸葛亮,近乎是六邊形戰士,而如今的他雖初出茅廬,看到了袁熙的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內政軍事風格和思想后,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眼下他和袁熙正在討論的,便是如何擢選官員。
諸葛亮出身世家大族,但并不代表世家大族出身的,都是以家族和階級利益為先,對于尚才尚德,崇尚嚴刑峻法,有道德潔癖的諸葛亮來說,選拔官員的思想,顯然是和重才不重德的曹操格格不入的。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擢選官員的工作量便大了很多,袁熙對諸葛亮說了自己剛才的想法,最后道“我知道自己很多本事,是不如孔明的,所以我會安心給孔明打通難關。”
“但孔明也不是事無巨細都攬在手里,有些小事并不需要孔明這把牛刀,軍師還是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
“不然軍師要是累出病來,折了壽數,我可是痛心得很啊。”
諸葛亮微笑道“主公這話所得,好像我將來會累死一樣。”
“我現在才剛二十冒頭,主公是不是擔心的太早了些”
袁熙猶豫了一下,拍了拍諸葛亮肩膀,“孔明啊,你就當我是觀星觀的吧。”
“事在人為,有些事情的結果人力可能無法改變,有些卻是可以動動手指,就能改變走向的。”
“我是真心希望孔明長命百歲,這不僅是我的愿望,也是天下人的愿望啊。”
諸葛亮不明所以,但從袁熙的話中,他卻能感受到那帶著些沉重,卻又毫無道理的關心,這種情誼,本來只應存在于相識多年的老幼或者君臣之間才對。
他躬身道“只要主公信任,亮必克盡職守,死而后已。”
本章完
atbaatb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