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aatba不知過了多久,馮氏從混混沌沌中稍微恢復了些許清醒,她睜開眼睛,趴在床上喘息不已,修長白皙的后頸上的幾絲秀發,都已經被汗水打濕。
她想勉強支起身子,但嘗試了幾次都失敗了,只得勉強翻身,仰面朝上,胸前的美好曲線不住起伏顫動,構成了一幅極為動人的場景。
她咬著嘴唇,神色復雜地看了身邊的袁熙一眼,輕聲道“使君這底線很是耐人尋味呢。”
袁熙面色尷尬,厚顏無恥道“我最大的底線,就是沒有底線。”
他心道還是高估了自己的定力,在馮氏的容貌和身份的雙重加成下,自己那些道貌岸然的話,如同響亮的耳光抽在自己臉上,像極了方才啪啪作響的節奏。
不得不承認,在這個信息傳遞極不發達,娛樂極為落后的時代,沒有了后世那些娛樂手段,和賞心悅目的女子交流,是為數不多的可以緩解緊張的方式了。
他將馮氏往懷里拉了拉,出聲道“畢竟我也不是什么好人。”
“不,”馮氏喃喃道“若使君不是好人,那天下也沒有好人了。”
袁熙心道這個時代的女子還真是容易滿足啊,換到后世,這時候怕是在談八十八萬八的彩禮了吧
幽州遼東。
田豫站在海船上,指揮沿著海岸線來來往往的船隊。
這小半年來,他將袁熙交給自己的任務完成了不少,從遼西的楊樂開始,沿著海岸線,到遼東半島的東青,再到樂浪郡和帶方郡,他在沿途的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城鎮,建立了幾十個簡陋港口,用作對朝鮮半島的貿易路線。
總體來說,效果還是不錯的,幽州有很多貨物,是相對落后的朝鮮半島部落民急需的,從水車水箱,到鐵制品,甚至淘汰下來的廢舊工具,半島部落都愿意花大價錢收購。
當然,其出產的多是皮毛山參,間雜以少量的金銀,還有幾樣幽州需要的東西。
一是弓箭材料,因為地方苦寒的原因,朝鮮出產的弓箭品質很好,同時還大量出產做弓所需要的水牛角和牛筋。
二是戰馬,其有一特有的品種果下馬,雖然很矮,但耐力不錯,相對吃的草料也不多,上陣打仗確實不行,但用在運輸等方面效果頗佳。
幽州不是不產馬,相反大批地方都適合產馬,而且越是生產力低下的地區,畜牧業就越劃算,畢竟有草場就行。
但對于大力發展農耕的袁熙來,大規模養馬就顯得他的謀劃格格不入,相同的土地用來耕作和種植經濟作物,顯然收益更高,畜牧業過度發展就顯得有些雞肋,但馬匹又不可或缺。
所以袁熙定下的路線,便是保證基本的馬匹產出之外,大力發展農業和手工制造業,尤其是完善工藝制造的產品,用商路來和朝鮮半島交換原材料和馬匹。
不得不說這種做法,極大調動起了工匠的積極性,在短時間內改良了很多即將突破的農具水利產品,而這也是朝鮮半島部落急需的,像水車和鐵犁,在那邊就相當受歡迎。